前言
在唐朝歷史的長河中,安史之亂是一道極為深刻的歷史傷疤。一個看似不算龐大的軍隊,安祿山僅率領20萬人,卻使得唐朝不得不耗費整整8年時間才最終平定叛亂。這引人深思:為何唐朝如此強大的國力需要如此之久才能戰勝看似規模不大的叛軍?
本文將深入研究安史之亂的複雜內幕,揭示背後的政治腐敗、軍隊不統一等重重原因,以及這場亂局如何在中國歷史中留下深刻印記。透過歷史的追溯,我們將還原唐朝在這場叛亂中的苦戰,深入解析安祿山是如何在看似劣勢的情況下威脅到如此強大的王朝。
一同穿越時光,我們將探討唐朝是如何最終戰勝這場亂局,以及這場戰役對於中國歷史的深遠影響。透過深度解讀,或許能更全面地理解安史之亂這個唐朝歷史的獨特節點,以及其中蘊含的政治、軍事等多重複雜因素。
兵多勢眾難統領
755年的冬季,禁軍元帥安祿山以討伐楊國忠為名,在河北的范陽起兵反唐,這就是震動唐王朝數年的安史之亂。其時的朝廷,擁有龐大的40萬大軍,為數量僅有20萬的叛軍足足翻了一番。
按理說,中央的軍隊絕對有能力在短短數月內鎮壓叛亂,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只因名義上的兵力巨大,真正有效部隊卻寥寥。中央政府僅僅有8萬神策軍可調動,而這些軍隊,還掌控在掌權的宦官手中。
至於數量眾多的其他軍隊,卻是屬於一方的節度使。他們在自己轄區內的確能打漂亮仗,平叛軍找到優勢。然一旦離開轄區,這些軍隊便人到力不盡,打敗仗。他們唯有守土有責,卻沒有替中央消滅叛軍的意志。
這些節度使私兵的軍隊,也不能聽從中央的調遣。而真正聽命於中央,能主動出戰以平叛者,寥寥無幾。這也就是為何明明有數量優勢,卻仍然難以形成壓倒性的戰力。
安史之亂爆發之初,朝廷迅速積蓄起平叛的決心,紛紛任命大將領兵前往。然而這些將領的兵權都建立在自身的節度使身份基礎之上,而非直接來自中央的府兵制度。在這場曠日持久的內戰中,大批忠心的唐將為了官職和名號而戰,但戰鬥範圍往往侷限於自己的轄區,鮮有真正率兵遠征的。
這其中,郭子儀便是典型的例證。755年12月,唐玄宗幾乎在第一時間召集大臣商討軍機,很快下詔加封節度使郭子儀為篡范陽等十二州諸綏撫慰大使兼范陽節度使,以示清君側之意。
郭子儀出身蒲州著姓家族,自幼習得家學,參加科舉後步步高升,最終掌管范陽三鎮。此次唐廷任命,無非是將他作為主力用以平叛。然而,郭子儀手中的兵權,終究不是中央的府兵,而是依靠其身為范陽節度使的地方實力。
這使得他在興師動眾時,並不一定事事聽命於中央,亦難保證長期深入敵後作戰。在這場曠日持久的內戰中,大批忠心的唐將為了官職和名號而戰,卻也僅僅止步於自己的轄區。
這其中,或許他們也未盡然存有輕視中央的心思,但這頂層設計的弊病,已經讓唐王朝的中樞難以對軍隊形成有效排程。大批將領或許心懷忠誠,卻也僅限於完成表面的封賞和事功的機會。
一旦舉兵出戰,立功已成,復又迴歸本職。這使得這場叛亂在數年內難以取得決定性進展。即使如郭子儀、李光弼等大將南征北戰,但他們畢竟也難逃一方藩鎮節度使的身份侷限。真正可受中央調遣,主動深入敵後作戰者,在這場叛亂中實屬罕見。這無形中也使得朝廷的優勢難以真正轉化為壓制叛亂的效果。
敵友難辨,節度使左右搖擺不定
與此同時,唐王朝的軍隊整體上也存在難以統領的狀況。這些手握重兵的節度使之間,互不統屬。中央難以指定一個絕對的統帥,而諸侯之間亦難評高下。以757年的鄴城之戰為例,唐軍雖然在兵力上佔據二十萬對七萬的絕對優勢,但統帥卻是中宮宦官魚朝恩。這位宦官固有神策軍握在手中,但節度使如何聽命於他?
魚朝恩本是宮廷中的雜役,後因機緣巧合成為宦官入侍宮中。他性格陰狠,善於觀察人心。安史之亂時,他便敏銳地察覺到這是一次升遷機會,於是巴結心懷懼意的唐玄宗,請纓出征。在中央軍隊寥寥的情況下,唐玄宗不得已派他為督軍,護駕太子李亨。
然而這位宦官想要指揮九大節度使,豈是容易之事?這些節度使皆是出身名門望族,自有一套政治軍事謀略。他們豈能聽命於一個底層出身的宦官?更別提魚朝恩本人對軍事一竅不通。果然,這場大戰中九大節度使毫無統一指揮,各自為戰,最終大敗而歸。魚朝恩也從此聲名狼藉,再無機會指揮軍隊。
與軍隊難以統一不同,叛軍這邊卻由安祿山和其子嗣嚴密掌控。安慶緒、史思明等,皆是出生軍營,熟讀兵書。且他們對軍隊的控制力,也遠超唐王朝皇帝了。這使得叛軍在早期獲得軍功。
另一方面,長期僵持的戰爭也造成部分唐將投奔叛軍,而後又紛紛倒戈。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史思明本人。757年鄴城大戰後,他降於唐軍,甚至受封為范陽節度使。然而僅僅一年後,他又反唐投向叛軍。
史思明之所以反覆無常,也與這場亂局的前途難料有關。他本是安祿山手下獨當一面的猛將,後又在政治鬥爭中被安慶緒所害。鄴城之戰後,他思權衡再三,還是選擇投奔朝廷。然而他很快便發現,唐王朝的軍隊統帥混亂,常與節度使互相掣肘。
自己得到的軍隊,也難以實質性調動。這讓他意識到,唐王朝的前景並不樂觀,於是再度倒戈。在這場內亂中,許多原本效命朝廷的武將,也都是如此左右搖擺,難辨敵我。也正因如此,這場本可在一兩年內平定的動亂,反覆拉鋸,成為唐王朝難以根除的心腹大患。
兩敗俱傷,機不可失
763年,叛軍主帥史朝義在激烈的爭鬥後自殺身亡。安史叛軍也因此群龍無首。叛軍高階將領如張忠志等,此時紛紛歸順朝廷。這其中,張忠志可謂代表性人物。
張忠志本是唐王朝禁軍出身,後追隨史思明轉投叛軍。史朝義繼位後,他成為心腹大將,但也因此屢屢與史朝義起爭執。兩人爭權奪利,戰火已經波及到自己人。
這時的叛軍,腥風血雨,已經讓人不堪其苦。史朝義自殺之後,張忠志率先察覺到機不可失。於是帶著手下萬人馬,迅速向朝廷請降。這為平定叛亂提供了有力助力。
張忠志的歸順,也代表了叛軍高階將領的態度轉變。此時他們已經看清,安史的陽光已然透支。而長期折磨讓人民對叛軍也失去了期待與支援。歸順朝廷,重新獲得封賞,成為他們最佳的出路。朝廷亦不再議前嫌,大舉招安,終於讓這場動亂在七年後落下帷幕。
結語
然而這場動亂的損失,卻是唐王朝難以承受的。國庫空虛,府兵制度也在其中喪失殆盡。從此以後,唐王朝的軍隊建制徹底瓦解,真正的兵權將更多掌控在藩鎮和節度使手中。中央皇權的威嚴也日漸式微。
這場原本可以迅速平定的叛亂,卻因諸多內在弊端的疊加,反使唐王朝元氣大傷。安史之亂的失敗平定後,唐王朝已日薄西山,國運漸衰。這便是一時之亂,竟使大唐動盪數年的深層次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