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推送規則改版了,未被星標的公眾號文章無法展示完整封面,很容易錯過。為防走丟,小夥伴們都加個星標吧,步驟如下~
臺灣地區一間托幼機構強迫11個月大的男嬰戴口罩,結果孩子被活活悶死...
據報道,孩子爸爸稱孩子扯掉口罩後又被老師戴上,疑似大哭後眼淚和鼻涕浸溼口罩,整個黏在臉上悶住口鼻,導致窒息。孩子有反抗、有哭鬧、有求救,但並未引起老師的重視,等到終於被發現時,孩子已經沒有呼吸心跳...
而強制要求1歲不到的小孩戴口罩的原因,僅僅是因為最近流行性感冒較多...
為了預防呼吸道疾病,選擇把孩子的口鼻堵住,這樣的荒誕現實一度讓我懷疑今夕是何年。
口罩的防護力和其氣阻性相關,對於低齡幼兒來說,遮住口鼻造成氣阻的窒息風險遠遠大於其阻隔病菌的防護作用。
考慮到窒息風險,美國兒科學會及CDC均不建議2歲以下的嬰幼兒佩戴口罩。不僅如此,5歲以下的孩子佩戴口罩,應該在父母或其他監護人的監督下進行(保證孩子在視線內),包括指導孩子如何正確佩戴口罩,也包括實時觀察孩子的狀態,出現呼吸不暢時能及時干預。
而新聞中的托幼機構不僅給1歲不到的孩子強制性戴口罩,當孩子鼻涕眼淚打溼口罩時也沒有作為,這種悲劇發生在所謂的托幼機構中,實在太令人氣憤了!
話說回來,馬上過年了,免不了帶孩子回鄉探親、出遊,如果孩子不滿2歲戴不了口罩,應該如何防護呢?
口罩作為屏障保護,可以避免飛沫直接接觸口鼻,但真正適用的場景十分有限。比如在空曠的小區散步、帶孩子逛公園等,口罩起到的實際防護意義並不大,因此小孩子在空曠的戶外戴不了口罩這一點無需過慮。
當身處人群密集的地方,戴口罩才是有必要的,從這一點出發我們家長能做到的,就是儘量少帶孩子去人多空氣不流通的地方,有條件選擇自駕的,就不要帶孩子去坐人山人海的火車,有條件選擇戶外出遊的,就不要帶孩子去逛人擠人的商超。
如果不可避免要帶孩子去人多的地方,我們可以儘量帶著孩子和他人保持社交距離,尤其是一個屋子裡有人在咳嗽打噴嚏,而且又沒戴口罩時,咱還是抱著孩子離遠點。帶著還坐嬰兒車的寶寶逛商超時,我們可以把嬰兒車的遮簾放下來,儘量減少感染風險。
另外,相比於戴口罩,注意手衛生是更為有效的防護手段。比如有些家長帶孩子出門,人多的時候會用自己的手順帶捂一下孩子的口鼻,擋沒擋住空氣中的病毒不清楚,剛摸了門把手又按了電梯按鍵的手上的病菌倒是實實在在轉移到孩子臉上了。
摸孩子口、鼻、眼、嘴之前,確保自己的手是乾淨的,在外如果不方便洗手,也可以使用隨身攜帶的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注:避免1歲以下的幼兒使用)。家裡親戚朋友在抱、逗孩子之前,注意提醒他們先洗手。
除此之外,孩子超過2歲後可以佩戴口罩,選擇符合國標GB/T 38880-2020的兒童口罩,比如舒適度更高的兒童衛生口罩或防護性更強的兒童防護口罩,但不推薦低齡兒童佩戴N95,N95雖然防護力優秀,但氣阻較高,對於呼吸力量相對較弱的小朋友來說,佩戴反而會影響孩子正常呼吸。
指導孩子有效佩戴口罩也很重要。
再次提醒,嬰幼兒意外窒息並不少見,除了不要給2歲以下孩子戴口罩、5歲以下孩子在看管下戴口罩以外,春節出行還要注意睡眠、飲食、出行安全,預防意外窒息:
帶孩子坐車,車輛行駛過程中不要進食,避免因為顛簸發生異物吸入導致意外窒息;
橡皮糖、口香糖、堅果、果乾、果凍、整顆葡萄、巧克力球、果醬、巧克力醬、花生醬等是造成兒童嗆咳窒息的高風險食物,4歲以下孩子尤其要小心;
1歲以下的孩子在外面住宿,尤其注意睡眠安全,避免床上有柔軟的枕頭、毛絨玩具、厚毯子等物品,確保孩子在睡眠時頭面部不被覆蓋。
希望大家都能過個平安快樂年~
end
參考文獻:
[1]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health-issues/conditions/COVID-19/Pages/Cloth-Face-Coverings-for-Children-During-COVID-19.aspx
免責宣告:本文資料更新於2024年1月。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醫療、健康、用藥的科普資訊,不能代替任何個人的醫學診斷和治療。個人的醫學問題請及時諮詢醫生。對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議,請給我們留言。
注:封面圖片來源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