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健康胖”或許是假象,其等疾病風險仍然較高!
撰文丨曉麗
多年來
我一直自信我是一枚健康的小胖子
除了外形胖一點,似乎沒什麼疾病困擾
朋友們都很喜歡我陽光開朗的性格
直到上週去醫院體檢,
我被醫生溫柔地提醒:
雖然還沒有出現
脂肪肝、血脂異常、糖尿病等狀況,
但仍不可掉以輕心
需謹防心血管疾病隱患!
我不禁心中一驚:
難道我的健康只是假象?!
後來,醫生揭開了顛覆我“三觀”的困惑:
你以為的健康胖,是真的健康嗎?
其實代謝健康型肥胖概念本身就存在爭議!
代謝健康型肥胖人群
心血管及各項疾病風險仍然較高!
代謝健康型肥胖作為過渡狀態,
極大可能轉變為代謝不健康型肥胖!
原來,這些並非危言聳聽,而是近年來肥胖領域關注的重點和研究成果。對此,醫生向我娓娓道來......
什麼是代謝健康型肥胖?
肥胖是、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1]。通常情況下,肥胖會導致代謝功能障礙,如血糖升高、血壓升高、血脂異常、全身炎症和胰島素抵抗等病理現象,被稱為“代謝不健康型肥胖”[2]。然而,臨床觀察到,部分肥胖者、人群就像我一樣,血壓正常,血脂和炎症狀況良好,胰島素敏感性高,被稱為“代謝健康型肥胖”[3]。
與代謝不健康型肥胖相比,代謝健康型肥胖個體特點包括:肝臟和內臟脂肪含量較低,但下肢皮下脂肪含量較高,心肺健康狀況和體力活動水平更好,胰島素敏感性和β細胞功能更佳,炎症標誌物水平較低[4]。
代謝健康型肥胖者心血管疾病風險仍然較高
這些生物學機制可能解釋了為什麼與代謝不健康型肥胖個體相比,代謝健康型肥胖個體發生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低。然而,這並不代表代謝健康型肥胖群體就“高枕無憂”了!研究發現,與代謝健康型正常體重個體相比,代謝健康型肥胖個體的心血管相關疾病風險顯著更高!
英國一項前瞻性佇列研究[5]納入了381363名英國生物樣本庫受試者,平均隨訪時間為11.2年,代謝健康型肥胖的定義為體重指數(BMI)≥30kg/m2,且至少滿足6項代謝健康指標(C-反應蛋白、甘油三酯、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糖化血紅蛋白和血壓)中的4項。研究結局包括新發糖尿病、新發和致死性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力衰竭和呼吸系統疾病。研究發現,與非肥胖人群相比,代謝健康型肥胖人群患T2DM的可能性高4.3倍;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可能性增加18%;發生心力衰竭的可能性增加76%;患呼吸系統疾病的可能性增加28%。有趣的是,與代謝不健康且不肥胖的人相比,代謝健康型肥胖人群患心力衰竭的可能性也高28%。5年標誌性分析的結果與上述結果一致(圖1)。
圖1 相較於代謝健康型正常體重群體,代謝健康型肥胖群體患各類慢性疾病的風險更高
代謝健康型肥胖背後存在的問題
隨後,醫生對代謝健康型肥胖提出了三個“靈魂拷問”,引人深思。
思考一:代謝健康型肥胖的診斷標準是什麼?存在什麼問題?
事實上,目前尚無公認的代謝健康型肥胖診斷標準,對於患者是否處於“肥胖且代謝健康”的狀態,科學界尚存爭議,在已發表的研究中就已經報道了30多種不同的定義[4]。而研究發現臨床常使用兩個或更少的代謝綜合徵標準來識別代謝健康型肥胖患者,這意味著許多被歸類為代謝健康型肥胖的人並不是真正的“代謝健康”,有些人甚至可能患有2型糖尿病[4]。此外,由於診斷標準未統一,導致不同研究的代謝健康型肥胖患病率差異很大[6],這可能使人們無法明晰代謝健康型肥胖的客觀全貌。
思考二:為什麼部分肥胖人群代謝功能正常?
同為“胖友”,為何有些人暫時沒有代謝困擾?這中間,脂肪可能起著較大作用。已有研究[3]指出,代謝健康型肥胖和代謝不健康型肥胖表型之間的差異可能部分歸因於不同區域脂肪庫中體脂分佈的特定遺傳形狀,這些脂肪庫具有不同的生物學特性和功能,如內臟脂肪組織和皮下脂肪組織在代謝風險中發揮著不同作用。
但這也提示了,現在沒有代謝問題,不代表以後就不會發生~
思考三:代謝健康型肥胖會發展成為代謝不健康型肥胖嗎?
可能性極大!已有研究指出,隨著時間推移,如果不及時控制體重,代謝健康型肥胖極有可能轉變為代謝不健康型肥胖[6]。前文提到的英國前瞻性研究也發現,儘管在某個時期內肥胖患者的代謝指標處於健康水平,但是在隨訪期間有1/3的受試者在3-5年間代謝指標轉變為不健康[5]。
這提示代謝健康型肥胖似乎是一種臨時性表型,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干預措施(如體重減輕)而發生轉變,可朝著代謝健康型正常體重或代謝不健康型肥胖的方向發展。因此,即使是代謝健康型肥胖個體,也應該接受及時的肥胖治療,避免其向代謝不健康型肥胖轉變。
面對不同型別肥胖,都需要積極應對!
聽完醫生的講解,我豁然開朗。那麼,怎樣才能降低“代謝健康型肥胖”患者的疾病風險呢?對此,醫生從醫患雙方進行了分析。
一方面,面對代謝健康型肥胖群體存在的潛在疾病風險,學者建議所有肥胖人群進行體重管理,以降低患病風險[5]。另一方面,部分學者認為代謝健康型肥胖這一概念對於肥胖人群存在一定的誤導性,應避免使用這一術語,並探索更為精準化、個性化的風險分層策略[5]。
所以,大家可能需要清醒看待‘健康胖’這一現象了,更不能輕視其潛在的疾病隱患。為了長遠的健康考慮,長期的持續體重管理也是勢在必行哦!
聽醫生一席話,少走十年彎路~為了長期健康,我與醫生達成合作,共同制定並認真執行個體化科學體重管理方案。我堅信!未來我能成為體重正常的健康青年!
參考文獻:
[1]HOPPS E,NOTO D,CAIMI G,AVERNA M R.A novel component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the oxidative stress [J].Nutr Metab Cardiovasc Dis,2010,20(1):72-7.
[2]KIM S H,ABBASIF,REAVEN G M.Impact of Degree of Obesity on Surrogate Estimates of Insulin Resistance [J].Diabetes Care,2004,27(8):1998-2002.
[3]HINNOUHO G M,CZERNICHOW S,DUGRAVOT A,et al.Metabolically healthy obesity and risk of mortality:does the definition of metabolic health matter?[J].Diabetes Care,2013,36(8):2294-300.
[4]Smith, G.I., Mittendorfer, B., and Klein, S. (2019). Metabolically healthy obesity: facts and fantasies. J. Clin. Invest. 129, 3978–3989.
[5]Zhou Z, Macpherson J, Gray S R, et al. Are people with metabolically healthy obesity really healthy?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381,363 UK Biobank participants[J]. Diabetologia, 2021, 64(9): 1963-1972.
[6]Iacobini C, Pugliese G, Fantauzzi C B, et al. Metabolically healthy versus metabolically unhealthy obesity[J]. Metabolism, 2019, 92: 51-60.
責任編輯|小林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