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陳龍飛)“目前全球存在兒童抗菌藥物使用率高、細菌耐藥嚴重等問題。”2月3日,深圳市兒童醫院、北京兒童醫院主任醫師申昆玲教授在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專訪時介紹。當天,由中國醫藥教育協會主辦的2024中國兒童合理使用抗菌藥物行動計劃——推動兒科領域規範化診療一體化與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專案會議在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舉行。
兒童是呼吸道疾病易感人群,合理用藥很關鍵
申昆玲教授介紹,“2023年底,甲流、乙流、肺炎支原體肺炎等各類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明顯增多,且兒童感染人數比例較高,與多方面因素有關。一方面,我國的病原體檢測水平經過新冠疫情得到了明顯地提高,因而病原的檢出率升高。此外,公眾對於健康的重視程度加強,進而導致就診量增加。”
“另一方面,前幾年因為保護措施到位,兒童接觸不到病原體,因此機體沒有產生特異性的免疫反應及相關抗體,就形成了‘免疫債’,使群體免疫力下降。疫情結束後,戴口罩等非藥物干預措施(NPI)減少,各類病原傳播的機率增加,所以免疫力低的兒童更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
不過,申昆玲教授表示,提高兒童抵抗力也可以透過“免疫訓練”來增強,即透過細菌溶解產物、益生菌等藥物訓練機體產生抗體,進而提高免疫力。
“不是所有呼吸道感染都需要使用抗生素。”申昆玲教授表示,兒童用藥也需要遵循“5R原則”,即正確的病人、正確的藥物、正確的劑量,正確的途徑,正確的療程。“比如,門診中約80%的呼吸道感染患者都是病毒感染,不需要使用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只會增加抗菌藥物的耐藥性,進而導致後期‘無藥可用’。
申昆玲教授介紹,《兒童呼吸道感染家庭用藥指導專家共識》《2023兒童支原體肺炎診療指南》等專家共識,對於兒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見症狀、疾病型別、用藥原則等都給予了指導意見,可供臨床醫師及家長參考。
中國兒童合理使用抗菌藥物行動計劃落地,多方共同探討解決方案
本次會議期間,各位專家也針對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等一系列問題群策群力,尤其針對去年爆發的肺炎支原體肺炎,以及中國大環內酯類藥物耐藥高發的現象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根據國外經驗,中國也需要重新評估並制定合理的中國治療方案,在進一步最佳化大環內酯類藥物合理應用的基礎上,加快引進國外更加安全有效的藥物,以及透過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夠更加有效的推動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
2016年全球兒童及新生兒抗菌藥物耐藥、處方、有效性專案(GARPEC)調查發現,我國兒童對於世衛組織推薦的謹慎使用類藥物(Watch)佔比 74.1%,全球第2位①。如部分地區引起兒童感染的常見病原對美羅培南耐藥率已達20.6%。
為解決上述細菌耐藥現狀,申昆玲教授介紹,“2023年6月,國家兒童醫學中心等多個部門牽頭髮布了《中國兒童合理使用抗菌藥物行動計劃(2023—2025)》,計劃制定了10項具體措施以促進我國兒童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遏制細菌耐藥。”
申昆玲教授表示,“措施包括要完善細菌耐藥監測網,持續開展相關監測,進而指導臨床藥物使用和管理。提高病原檢測能力,只有確定了病原,才能進行精準的抗感染治療,減少不必要的抗菌藥物使用。另外,要做好基層醫生的培訓,指導他們合理使用抗菌藥物。”
此外,措施還提出要完善和更新兒童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藥物診治指南和臨床路徑;發揮臨床藥師作用,落實抗菌藥物處方事前稽核、反饋及綜合評價;重視特殊病原體的早期診斷;加強對公眾細菌耐藥及非藥物干預策略的宣傳,等。
參考資料:
① Hsia Y, Lee BR, et al. Use of the WHO access, watch, and reserve classification to define patterns of hospital antibiotic use(AWaRe): An analysis of paediatric survey data from 56 countries. Lancet Glob Health.2019.7(7): e861-e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