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專家:鄒達良,中山陳星海中西醫結合醫院腦病中心主任、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卒中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擅長:腦血管病、重症肌無力、、眩暈、頭痛等神經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鄒達良教授
偏頭痛是第二大常見的神經系統失能性疾病,不僅與焦慮抑鬱、睡眠障礙等存在共病關係,還可能增加罹患認知功能障礙和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1]。然而,我國偏頭痛的診療現狀不容樂觀。
近年來,隨著相關研究的發展,以 (CGRP) 為靶點的新型藥物在偏頭痛的治療中發揮重要作用。得益於國家“港澳藥械通”政策的支援,目前,CGRP單克隆抗體瑞瑪奈珠單抗已成功落地粵港澳大灣區。因此,“醫學界”誠邀中山陳星海中西醫結合醫院鄒達良教授,深入解讀偏頭痛診療相關問題。
如何看待偏頭痛的疾病負擔?
鄒達良教授:偏頭痛作為一種常見的原發性頭痛,可與神經內科、耳科、精神心理科等多種疾病共存,並相互影響[2]。
①偏頭痛與卒中:近年來,不斷有研究發現偏頭痛與腦卒中風險增加之間存在顯著的關聯性,可能的機制包括皮層擴散性抑制(CSD)、內皮功能障礙、血液高凝狀態、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等[3]。
②偏頭痛與:薈萃分析顯示,與無癲癇組相比,癲癇組偏頭痛患病率總體上增加了52%;偏頭痛患者的癲癇患病率總體上比非偏頭痛患者高79%,表明癲癇和偏頭痛之間可能存在聯絡,這可能與二者共享CSD、離子通道異常等發病機制有關[4]。
③偏頭痛與抑鬱障礙:《偏頭痛與抑鬱障礙共病診治中國專家共識》指出,偏頭痛患者的抑鬱障礙患病風險是非偏頭痛患者的2~4倍,抑鬱障礙患者的偏頭痛患病風險也約為2~4倍,兩者存在雙向相關性[5]。
此外,偏頭痛還與梅尼埃病、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等耳科疾病的發生有關[2]。總之,偏頭痛作為一種慢性發作性腦功能障礙性疾病,可增加共病風險,疾病負擔極為沉重。
偏頭痛應該如何進行診斷與鑑別?
鄒達良教授:首先,偏頭痛的診斷需要遵循指南提出的以下原則:①由於原發性頭痛的發病率較高,頭痛的診斷是允許多種頭痛同時診斷的,當存在多個頭痛診斷時,應根據所診斷頭痛對患者影響程度的大小進行排序。②偏頭痛分類標準是分層的,如果是全科醫療,建議達到第一、二層診斷;如果是頭痛專病門診或頭痛中心,第四、五層診斷更合適。③對頭痛患者存在的每種頭痛分類、亞類或亞型必須單獨診斷和編碼[6]。
其次,偏頭痛的診斷需要結合詳盡的頭痛病史問診、可靠的體格檢查以及必要的輔助檢查作出判斷,其中詳細和準確的病史採集至關重要[6]。再者,偏頭痛的診斷還需要識別繼發性頭痛的預警訊號,並與緊張型頭痛、叢集性頭痛等其他原發性頭痛相鑑別[1]。最後,偏頭痛的診斷還需要根據偏頭痛的不同臨床特徵,進行亞型診斷,同時評估偏頭痛的嚴重程度和失能程度等,為制定準確、個體化的治療策略提供充分依據[6]。
有哪些偏頭痛最新的研究進展值得關注?
鄒達良教授:目前,我國普遍存在急性期藥物過度使用和預防性治療不足的問題[1]。急性期非特異性藥物如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對乙醯氨基酚和含咖啡因的複方製劑等以及特異性藥物如曲普坦類和地坦類均有明確的用藥頻率限制,但往往用藥不規範。此外,預防性治療不足的問題可能與未能及時識別預防性治療指徵有關,還可能與目前我國常用的預防性藥物並非針對偏頭痛研發,在療效與安全性方面仍然存在侷限有關。因此亟須更有針對性的新型靶向藥物以提高治療效果和減輕副作用。
近年來,隨著CGRP等新型治療靶點的發現,偏頭痛的治療手段日益更新。在急性期治療方面,多項研究證實吉泮類藥物作為CGRP受體拮抗劑,安全有效且耐受性良好;在預防性治療方面,多項隨機試驗也證實CGRP或其受體單克隆抗體預防發作性和慢性偏頭痛的療效和安全性[1]。其中,瑞瑪奈珠單抗作為一種CGRP單克隆抗體,在中國人群的Ⅲ期研究結果表明,在難治性偏頭痛成人患者中,瑞瑪奈珠單抗展現出了顯著的療效,且安全性良好,與全球研究一致[7]。
瑞瑪奈珠單抗成功落地粵港澳大灣區,患者用藥後的具體情況如何?
鄒達良教授:中山陳星海中西醫結合醫院自2022年9月份首次引進CGRP單克隆抗體藥物以來,至今累計已超過100例偏頭痛患者接受這類藥物的治療。
其中,接受瑞瑪奈珠單抗治療的是一位有家族史的19歲無先兆偏頭痛患者。患者為高三學生,由於學習壓力比較大,頭痛發作頻率明顯增加,嚴重程度也較之前加重,嚴重影響了其學習和生活。在接受瑞瑪奈珠單抗預防性治療後,患者頭痛發作頻率明顯減少,嚴重程度明顯減輕,恢復了正常的學習生活。期待在未來能夠有更多偏頭痛患者能夠用上這種新型預防性治療藥物。
隨著瑞瑪奈珠單抗的落地,對我國偏頭痛規範化管理有哪些積極影響?
鄒達良教授:瑞瑪奈珠單抗作為一種人源化CGRP單克隆抗體,可直接靶向發病機制,為偏頭痛的預防性治療帶來了新希望,也為患者提供了一種更精準有效、更安全的治療選擇。多項研究證實,瑞瑪奈珠單抗起效迅速、療效持久且安全性良好,不論是對於發作性偏頭痛還是慢性偏頭痛,抑或既往接受2-4類預防治療偏頭痛的藥物治療後仍失敗的患者,均能持續減少患者每月偏頭痛天數(MMD)[8-11]。
此外,瑞瑪奈珠單抗還是目前唯一擁有季度和月度兩種靈活給藥方案的CGRP單克隆抗體,這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用藥便利性,提高了用藥依從性,從而有力推動了偏頭痛患者的規範化管理。良好的偏頭痛管理不僅對減輕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質量至關重要,還能有效減少醫療保健費用支出,提高社會生產力。
參考文獻:[1] 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 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頭痛與感覺障礙專業委員會. 中國偏頭痛診治指南(2022版)[J]. 中國疼痛醫學雜誌, 2022,28(12):881-898.[2] 於秋宏,史珊珊,潘永惠,等. 偏頭痛共病研究進展 [J]. 中國臨床神經科學, 2019, 27 (05): 592-600.[3] 方玉婷, 肖哲曼. 偏頭痛與腦卒中關聯及機制的研究進展[J]. 卒中與神經疾病, 2022,29(01):89-92.[4] 冉翔天, 張鴻. 癲癇與偏頭痛共病的研究進展 [J] . 中國醫師雜誌, 2024, 26(6) : 946-950.[5] 偏頭痛與抑鬱障礙共病診治中國專家共識 [J]. 中國疼痛醫學雜誌, 2020, 26 (12): 881-890.[6]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頭痛協作組.中國偏頭痛診斷與治療指南(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第一版)[J].中華神經科雜誌,2023,56(6):591-613.[7] Shengyuan Yu, et al. Safety Outcomes From a Phase 3,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u of Fremanezumab for the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Migraine in Chinese Adults. MTIS 2024.[8] Bigal M E, Dodick D W, Krymchantowski A V, et al. TEV-48125 for the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chronic migraine: Efficacy at early time points[J]. Neurology, 2016,87(1):41-48.[9] Goadsby P J, Silberstein S D, Yeung P P, et al. Long-term safety, tolerability, and efficacy of fremanezumab in migraine: A randomized study[J]. Neurology, 2020,95(18):e2487-e2499.[10] Diener HC, McAllister P, Jürgens TP, Kessler Y, Ning X, Cohen JM, Campos VR, Barash S, Silberstein SD. Safety and tolerability of fremanezumab in patients with episodic and chronic migraine: a pooled analysis of phase 3 studies[J]. Cephalalgia. 2022 Jul;42(8):769-780.[11] Ferrari M D, Diener H C, Ning X, et al. Fremanezumab versus placebo for migraine pre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documented failure to up to four migraine preventive medication classes (FOCUS):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b trial[J]. Lancet, 2019,394(10203):1030-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