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發現,長期吸菸的人細胞中,可能存在著成千上萬個體細胞突變,而其中只要20個左右的突變就能誘發腫瘤出現。
也就是說,吸菸越多,暴露致癌物時間越長,應該患癌的機率也越大。但實際上,很多老煙槍一天抽一包,也能不患癌活到80歲,難道吸菸其實不致癌?
一、重磅研究!“老煙槍”反而不易得肺癌?
上海交大研究團隊曾在Nature Genetics上發表了關於吸菸者與肺癌關係的研究,發現這些重度吸菸但沒有患癌的人存在很高的DNA修復力,可能是因為這樣才導致這些人不容易患癌,但這一情況並不具備普遍性,反而存在很強的個體差異。
此外2022年Nature Genetics期刊上也刊登了來自美國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一篇相似研究,研究員選了不同年齡段的吸菸人群和非吸菸人群,並對他們的近端支氣管基底細胞突變情況進行觀察。
結果發現,吸菸組以相比於非吸菸組,每年發生的體細胞突變數目更多,頻率也更高,但這種情況並不會隨著吸菸量的增加一直上升,相反達到一年23包的吸菸量後,達到峰值,體細胞突變數量會趨於平緩甚至下滑。
研究人員提出了兩點可能原因:一方面可能是這些重度吸菸人士存在很強的DNA損傷的修復能力;另一方面可能是個人體質具備迅速代謝香菸有害物質影響的能力。
但研究結論並不是說明吸菸量愈多越不容易患癌,而是對比不吸菸的人,患癌風險跟高。
簡單來說,吸菸並不是無害,之所以有部分天選之子好像壽命也不受影響,也沒有癌症困擾,是因為他們自身修復能力比較強,所以受到的傷害會比較小,但相比於不吸菸的人,身體健康還是會受一定影響,而且可能會活得更長。不過這種先天的復原能力,不是每個人都有的,貿然跟風很可能會“作死”自己。
二、被指根本不致癌?真相更殘酷
相信大家都知道,香菸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質,尼古丁就是其中之一,也是致病的重要因素,但此前中科院一項研究透過尼古丁攝入對照小鼠實驗,發現攝入低劑量尼古丁的小鼠死亡率比起對照組下降了40%,因此認為尼古丁可能有助於延緩衰老。
但這個發現並不能直接論證尼古丁對人體也有同樣的效果,首先實驗中採取的是口服尼古丁,與吸菸攝入的形式不同,不會直接進入人體血液,危害較小,另外實驗只是體外動物實驗,無法論證人體。
尼古丁嚴格來說不屬於致癌物,美國疾控中心早就指出了這一點,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也在後續證實尼古丁和癌症沒有確切關係。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尼古丁這種生物鹼本身就具有高成癮性!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李勇曾表示,尼古丁雖然不會致癌,但也屬於一種“腫瘤誘發物”的角色,因為長期吸入這種有害到也會增加惡性疾病和神經退化的過程。
其實除了尼古丁外,吸菸有害健康的成分還有3種:
1、苯並芘,高危致癌物,可透過吸入或皮膚滲透,對人體造成危害。
2、煙焦油,隨吸菸過程進入人體,會對人體DNA和蛋白質造成損傷,還會降低免疫功能,增加癌症風險。
3、放射性物質,吸菸過程中這些物質會從呼吸道進入人體並釋放α粒子進行內照射,也會對人體造成嚴重損害。
三、吸菸“折壽”折的是什麼壽?
據世衛組織統計,吸菸的人更容易短壽,吸菸燃燒的不只是香菸還有生命。
對此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就曾在《成癮(Addiction)》雜誌上釋出過相關社論,研究員透過分析50年隨訪資料,發現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吸菸都會折壽,而且平均縮短10年以上,每吸一支菸就會減少20分鐘左右女性的預期壽命,男性則減少17分鐘。
而且吸菸造成的危害是會疊加的,只要戒菸行動的越早,受的傷害越少。研究中指出,如果一個人從2025年1月1日開始戒菸,預計到年底可以避免50天壽命的損失。
而且吸菸折的壽主要是人生中期健康的壽命,不是風燭殘年後的壽命,所以相比於同齡人,吸菸造成的健康狀態要老10歲。這裡也提醒大家,沒有所謂的安全的吸菸量,抽的再少也會影響健康,不要心存僥倖。
而且這種透支健康帶來的刺激最終也會給身體帶來無可承受的負擔,建議能早戒菸就不要拖,戒菸越早,對壽命的益處越大。
參考資料:
[1]《有人吸一輩子煙照樣活到90?這篇幫你懟回去》. 生命時報.2022-05-31.
[2]《為什麼有的人每天一包煙,活到 90 也沒得肺癌?》 .科普中國.2024-11-17.
[3]《注意!有這8個“減壽習慣”的人,壽命在不知不覺中減少》.健康時報.2025-01-08.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