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最後一期食譜,完結啦。感謝大家一年的喜愛和支援我們明年見啦。
這一期的早、午餐,可以戳標題檢視:
早餐:
午餐:
美味步驟
大米和藜麥,建議分開淘洗,藜麥需要多揉搓一下。
芹菜葉子可以吃,而且非常值得吃,胡蘿蔔素、維生素B、C、K、鎂、纖維含量都比莖多;
芹菜葉香味很濃郁,煮湯、煮餛飩的時候丟一把進去,美味加倍。
甜椒可以生吃,不用等到把它炒軟再出鍋。
甜椒的維C含量高達170mg/100g,比大家熟悉的高維C水果,比如獼猴桃 (71mg/100g) 、草莓 (62mg/100g) 高出1倍多 (資料來源:日本食品成分2023版) 。 快炒 出鍋,減少加熱時間,也能保留更多維C。
除了維生素C, 甜椒還有很多的β胡蘿蔔素,它們都是天然的抗氧化劑。
營養貼士
過年很多家裡都有準備滷菜的傳統,像是滷牛肉、滷豬肝、滷大腸什麼。
不過由於內臟有許多壞名聲,很多朋友不敢吃。其實,有些內臟不僅熱量比肉低,而且營養密度真的非常高,適當吃的。
為什麼膳食指南推薦吃內臟?
特別是肝臟。
中國人缺比較厲害的維生素B2、、維生素A,女性比較缺的鐵,肝臟中的含量都非常豐富。
▲圖源:《2010—2012年中國居民營養素攝入狀況》
而且和肉類比,肝臟脂肪含量更少、熱量更低一些。
豬牛羊肝的蛋白質含量接近20%,雞鴨肝也有16~18%左右;脂肪低於5%,妥妥的低脂高蛋白食物,而且屬於優質蛋白;
肝臟中尤其是維生素A含量極其豐富,是肌肉中的上千、上萬倍。鐵、維生素B2、葉酸含量也十分優秀;
肝臟還能提供維生素C,這在動物性食物中是比較少見的。
▲圖By FotoosVanRobin from Netherlands -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10379692
以豬肝為例[1]
17g豬肝就能滿足成年人一天維生素A的需求
40g豬肝就能滿足成人一天維生素B2的需求
50g豬肝就能滿足成人一天葉酸的需求
肝臟富含的維生素A、鐵、葉酸這些營養都是孕育新生兒所需要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給備孕、孕期、哺乳期女性的飲食建議中,都提到了吃肝臟。
✅備孕:建議每週至少1次動物血或肝臟來替代瘦肉
✅孕中期開始:建議每週食用1-2次動物血或肝臟,每次20-50g
✅哺乳期:建議每週增選1~2次豬肝(總量達到85g)或雞肝(總量達到40g),以達到這一時期維生素A的推薦攝入量。
需要注意什麼?
首先是維生素A。
過量攝入維生素A有致畸風險,因此孕婦一定不要吃過量;如果在補充劑,記得確認補充劑中維生素的A的來源(β胡蘿蔔素的毒性要小於預先形成的維生素A)和劑量,不要亂吃維生素A補劑。
關於孕期補充劑如何選擇,這篇文章有詳細說明:
對於其他人,膳食指南建議可食用動物內臟食物2-3次, 且每次不要過多。
▲圖Marie from Malang,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80143735
其次是膽固醇和嘌呤,內臟中的含量都比肌肉中高。
腦的膽固醇含量最高, 一般每 100g動物腦中含2400mg以上, 高於蛋黃;其他臟器每100g含有300mg左右,是肌肉中含量的2~3倍。
對於健康人,一般認為沒有必要專門限制膽固醇。內臟如果偶爾吃(比如按膳食指南建議),不用擔心;
但已經有血脂異常、糖尿病等代謝疾病的人,還是需要注意別攝入太多膽固醇,每天限制在300mg內,內臟要少吃一點。
另外,內臟的嘌呤也比較高,高尿酸和痛風的人還是慎重點吧。
還有些人擔心,肝臟是一個處理毒素的器官,本身會不會很有毒呢?
其實,健康的肝臟會把毒素排出體外,有害物質輕輕地來,輕輕地走,正常情況下並不會過多地聚集在肝臟;處理毒素不等於會蓄積毒素。
不過相比其它器官,肝臟的重金屬殘留確實較多;如果動物誤食過多重金屬,確實也會在肝臟中蓄積。
但“蓄積較多”,並不意味超標。重點是選擇檢疫檢驗合格的正規產品,食用前充分清洗。
至於大腸,粑粑是要經過腸子,但吃腸子不等於吃....洗乾淨、熟透了,完全可以放心吃。
你喜歡吃內臟嗎?
你家過年滷大腸、滷豬肝嗎?
參考資料
https://fooddb.mext.go.jp/details/details.pl?ITEM_NO=11_11166_7
不要錯過
今年的紅包封面哦
編輯 | 山楂
設計 | 柚子
以上資訊僅為科普,不應視為診療建議
不能取代醫生對特定患者的個體化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