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健康觀念的普及,現在的人大多都很關注,越來越多人有了“控糖”的意識和需求。
在控糖這件事上,如何選擇主食是飲食上的關鍵。有些主食看上去“升糖慢”,但其實對血糖並不是很友好。這篇文章,谷老師就整理了6種大家以為升糖慢,其實升糖快的主食,甚至會讓你驚掉下巴。
一、
為了控血糖,很多人會選擇吃蕎麥麵吧。的確,根據《中國食物成分表》中的資料,苦蕎麥麵的GI值為59,屬於中等GI的食物,對血糖還算友好。
但是,100%苦蕎麥麵吃起來不僅苦還不勁道,而且還很貴,大多數人都不喜歡吃。目前市面上的蕎麥麵各式各樣,有些雖然包裝上寫著“蕎麥麵/蕎麥掛麵”,但可能並不是 100%蕎麥麵,仔細看配料表會發現主要原料為小麥粉,蕎麥粉含量可能都不到 30%。
▲圖:電商平臺
這種蕎麥麵升糖指數會相對快一些,對血糖不是很友好。
如果實在喜歡吃蕎麥麵,那買的時候就看好配料表,選擇蕎麥粉含量相對高一些的一款,最好鈉含量也低一些。
二、全麥饅頭
▲圖:攝圖網
妥妥的高GI主食,GI高達82。
跟白麵粉比,全麥粉富含膳食纖維,根據美國農業部的資料,全麥粉的膳食纖維含量(10.6克/100克)是白麵粉 (3克/100克) 的3.5倍[3、4],膳食纖維是可以延緩血糖上升的,這麼說全麥麵包應該GI不高啊。
可是問題就在於:
1、 市面上很多全麥粉膳食纖維含量很低。
美國農業部資料裡的這個全麥粉,是妥妥的整粒小麥碾磨,完全保留種皮、糊粉層和胚芽的100%全麥粉,是貨真價實的全麥粉。
可是咱們國家關於全麥粉並沒有國標,只有一個行業標準,要求膳食纖維含量≥9克/100克,這個行業標準卻是推薦性標準,不是強制性標準,這就使得市面上全麥粉的膳食纖維含量別說是達到9克/100克了,有的也就比白麵粉的膳食纖維含量多一丟丟,比如就只有3.5克/100克,這樣的全麥粉做出來的饅頭,升血糖速度自然就跟白饅頭相當了。
2、 全麥饅頭膳食纖維含量不高,體積蓬鬆也易消化。
即使全麥粉膳食纖維含量高,可是和麵時要加很多水,這就使得最終全麥饅頭裡的膳食纖維含量相對地降低很多,另外面團發酵成饅頭,使得饅頭的體積很蓬鬆,裡面的澱粉也就很容易被消化。
3、 全麥饅頭裡全麥粉含量可能很低。
雖然全麥饅頭的膳食纖維含量也不高,但是你自己在家做,起碼你可以用100%的純全麥粉;如果你買現成的,就很難知道配料裡到底用了多少全麥粉(除非配料裡的麵粉只有全麥粉沒別的)。
這是因為目前還沒有全麥饅頭的國標,所以即使配料里加了一點兒全麥粉也可以叫全麥饅頭,你看下面這個全麥饅頭的配料,全麥粉排在小麥粉後面,這隻能說明配料裡含量最多的是小麥粉,全麥粉含量比小麥粉少,全麥粉具體新增了多少就不知道了。
全麥粉的GI很高,就是這3個原因。
三、全麥麵包
▲圖:攝圖網
GI是75,也是妥妥的高GI主食。
它的GI高,除了跟全麥饅頭一樣的3個原因外,還有1個原因,那就是很多全麥麵包往往還會額外新增糖,比如白砂糖、果葡糖漿,它們的GI可都很高。
當然這不是說全麥麵包就別吃了,選配料裡全麥粉含量至少50%以上的, 如果你能接受更糙一點兒的口感,可以選100%純全麥粉的,另外最好配料裡沒有新增精製糖的,營養成分表裡脂肪含量也低一些的,比如3克/100克以下,最好再看看營養成分表裡是不是標註了膳食纖維含量,選膳食纖維含量高的。或者你可以自己買膳食纖維高的全麥粉,自己做100%的純全麥麵包。
四、即食燕麥片粥
▲圖:攝圖網
GI是79,妥妥的高GI主食。
燕麥不是富含對控血糖有幫助的β-葡聚糖嗎?怎麼即食燕麥片粥升糖那麼快?
這主要是因為即食燕麥片經過壓片,很多澱粉都直接暴露在外了,另外很多燕麥片還要先切粒再壓片,如此澱粉暴露的更多;再有燕麥切片之前還要經過煮、烘乾至少兩道加熱工序,這使得澱粉糊化非常徹底,消化的自然就很快。
如果要選低升糖的燕麥,那就直接選整粒燕麥,或者簡單切幾刀的剛切燕麥,或者簡單壓片的生燕麥片,像生燕麥片煮成的粥GI只有55。
五、煮地瓜
▲圖:攝圖網
GI是77,也是妥妥的高升糖主食。
我們常說地瓜作為薯類,用其替代部分主食,特別的健康,確實如此,這是因為它們相比於精米白麵,含有更多的膳食纖維,另外像地瓜還富含對眼睛和皮膚有好處的β-胡蘿蔔素,但是地瓜升血糖快的單雙糖含量也多一些,比如蔗糖、葡萄糖、麥芽糖,所以它升糖比較快。
如果是烤地瓜,GI更高,基本都是80以上,所以建議用地瓜替代主食,但是也要控量,中國居民膳食寶塔建議一天吃50-100克,100克就是下圖這麼多。
▲圖:100克紅薯
跟地瓜相比,土豆這種薯類的GI就稍微低一些,烤的是60,蒸的65,煮的66,不過同樣要這麼控量。
六、糙米飯
妥妥的高GI主食,無論是粳米還是秈米,它們的糙米飯GI都很高(秈糙米飯GI:71、粳糙米飯GI:78)。
▲圖:細長的是秈米
▲圖:短胖的是梗米
升糖快好理解。
糙米去除種皮、糊粉層、胚芽,剩下的幾乎都是胚乳的部分,就是精白米了。胚乳的主要成分是澱粉,沒了種皮和糊粉層的保護,澱粉完全暴露在外面,也就容易跟消化酶接觸,容易消化成葡萄糖吸收入血,所以白米飯升血糖快。
可是糙米作為全穀物,裡面的胚乳有種皮、糊粉層緊緊包裹,按說澱粉不容易消化才對,這怎麼升血糖還快呢?
糙米飯升糖快跟泡米有關。
糙米因為自帶種皮難以吸水,如果燜飯前不泡泡,還和精白米一樣地燜飯,做出來的糙米飯就容易夾生,估計誰也不會喜歡吃。
可是浸泡,尤其是用較高溫度、較長時間浸泡的話,糙米就會吸足水,然後燜飯時澱粉就更容易徹底糊化,澱粉糊化越徹底越易消化[1],另外糙米吸足水,燜飯時還可能會脹破種皮,這也會讓糙米飯更容易消化,容易消化了升糖自然就快了。
有些朋友可能說我沒泡,但是你燜飯時多半選了糙米模式,那你發現沒,精白米燜飯大概40分鐘就好,可是糙米飯一般都要一個半小時,所以你是沒單獨浸泡糙米,電飯鍋幫你泡了哈,而且它比你還泡得還好,因為它可以設定在具體某個溫度下具體泡的時長,而這些內部程式設定都是經過了多次實驗,選出來的最利於做出好吃的糙米飯的溫度和時間,肯定能保證浸泡充分。
另外,有些人嫌棄糙米飯硬,甚至會用壓力鍋燜飯,高壓直接會破壞糙米的組織結構,讓裡面的胚乳輕而易舉地暴露出來,這樣做出來的糙米飯哪有不好消化的。
再有,有時候我們買的糙米也可能存在適度碾磨的情況,這種糙米燜飯也更容易消化。
總結一句吧,所有想把糙米飯做得不難吃的做法,其實都是在升高糙米飯的GI。
除了上面的理論分析,我們再來看一些研究。
2021年發表在《PeerJ》上的一項研究也佐證了糙米飯未必能幫你控血糖。[2]
這項研究彙總分析了多項糙米飯與血糖控制的研究,這些研究的隨訪時間從6周到16周不等,研究人數高達415人,結果發現,跟吃白米飯比,吃糙米飯並不會顯著降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
不過這個研究,證明了吃糙米飯的其它兩個好處,那就是吃糙米飯體重減輕更多,「好膽固醇」水平也增加更多,另外吃糙米飯也可以獲得更多的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所以糙米飯還是很值得吃,只是如果有控糖需求,就一定按照文末的建議吃。
雖然它們都升糖快,但是相比於精米白麵,仍然是更營養的主食,也很推薦你吃,要想吃它們還控好血糖,當然也是有辦法,就是它們要吃的適量。
比如一頓飯蕎麥麵條吃50~80克(做熟後130克左右就好),或者吃70-100克全麥饅頭,或者70-100克全麥麵包,或者50-75克幹即食燕麥片,或者100克煮地瓜搭配25-50克即食燕麥片,糙米飯就吃130-200克。然後這頓飯還要搭配1.5-2拳頭蔬菜,1拳頭蛋白,如此吃餐後血糖想飆升也難。
今日互動:關於主食和控血糖的各種話題都聊起來吧。
參考文獻:
[1] 俞承韜. 不同浸泡條件和壓力條件對糙米飯蒸煮品質的影響.
[2]Abdul Rahim AF, Norhayati MN, Zainudin AM. The effect of a brown-rice diets on glycemic control and metabolic parameters in prediabetes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n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 PeerJ. 2021 May 26;9:e11291. doi: 10.7717/peerj.11291. PMID: 34123581; PMCID: PMC8164413.
[3]https://fdc.nal.usda.gov/fdc-app.#/food-details/790018/nutrients
[4]https://fdc.nal.usda.gov/fdc-app.#/food-details/790085/nutrients
[5] https://fdc.nal.usda.gov/fdc-app.#/food-details/2346404/nutrients
圖:攝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