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有一名方:附子湯,溫經散寒。治陽氣不足,又感寒溼之邪,導致四肢經脈氣血執行不暢,令背惡寒、手足冷、身體痛、骨節痛。
這就像以往貧窮地區的人種田地,原本就存糧不足,還遇嚴寒惡劣天氣導致欠收,吃飯穿衣保暖,各種問題紛至沓來。
解決的辦法第一是借糧,其二是生一堆火。而對於身體之陽不足,寒溼內侵來說,補陽氣的中藥那麼多,既能一步到位大補陽氣,又善逐風寒溼邪的天王級巨星,非附子莫屬。
附子辛甘大熱,益脾陽,助心陽,補腎陽,浮中有沉,無所不至,為陰寒之證要藥。
明代著名醫學家虞摶評價:"附子稟雄壯之質,有斬關奪將之氣,能引補氣藥行十二經,以追復散失之元陽。引補血藥入血分,以滋養不足之真陰。引發散藥開腠理,以驅逐在表之風寒。引溫暖藥達下焦,以祛除在裡之冷溼。"
所以附子和很多中藥配伍,都能助推該藥藥力。就拿富在深山有遠親這句話作比,為什麼遠親要不辭辛苦去找這個富人,因為攀上了就可能讓生活更上一層樓啊。
附子就如那個富人。
而如果富人遇富人,就像大公司併購,可讓業務更壯大。
補氣之王人參就如另一個富人。也貼合虞摶所述附子的首個功效:引補氣藥行十二經,以追復散失之元陽。
陽虛通常會伴隨津液虧虛,人參可大補五臟元氣來補液生津。不僅被附子帶著通行十二經,還和附子形成一個補腎為主,元氣為本,益氣溫陽的局面。而二者的結合,明代著名醫家張景嶽將其命名為一炁丹。
“炁”,是一種形而上的神秘能量,附子得人參之補津,不燥熱傷陰,人參得附子之助陽,補氣兼溫裡,正是神秘空間能量場,共治陽虛寒溼侵襲引之起骨節、胸腹疼痛諸證。
陽虛寒溼侵襲還可導致背惡寒,手足冷。
脊柱是背部的重要部位,為督脈所行,督脈總督全身陽氣,是一身陽氣的動力,若陽虛且寒溼內侵,投射到背,背部就像被樹遮了陰,惡寒發冷。
陽虛之人的熱量不易抵達手足這個偏遠地帶,故而手足也冷。
而寒溼內侵,最受影響的是喜燥不喜溼的脾。
白朮和茯苓是救場能手,中藥界最耀眼的益脾組合,一個苦甘溫補脾燥溼,一個甘淡平健脾利溼。
白朮之補脾燥溼,首先這個補,尤其是炒白朮,可補脾的虛弱而生津(脾在液為涎)。但本方所用之生白朮,偏重於燥溼利水,可除脾之多餘津液溼氣,防範補得太過。再加上附子和茯苓相助,更可取長補短,材盡其用。
得附子相助,脾腎並治,補中有行,為除寒溼聖藥,可治脾腎陽虛所致之水腫及風溼關節痺痛等證。
茯苓之健脾利溼,
一可以行氣健脾,讓肺通調水道助脾運化。
二可以在利溼的時候將藥性往下引,防附子之補陽太強,由此聚斂腎水而養體。
三可以調節水液。陽虛氣化不力,水液氾濫,得附子補陽氣化,可使水去它該去的地方。
共治陽虛寒溼內侵,氣血凝滯而見骨節疼痛,惡寒肢冷,脈微而沉之證。
而白朮茯苓相配,一補一滲,一燥一利,就像流水線上的鏍絲釘,起承轉合,使水溼除而脾氣健,以運水溼。
最後還要回到一個根本問題,四肢經脈氣血執行不暢,用哪位血藥合適?
當歸,熟地,雞血藤都是血藥,但若要與附子形成一種制衡且養血舒筋,當歸熟地雞血藤之溫則遠不如苦酸微寒、斂陰養血、和中止痛的白芍柔韌,能引陽藥入陰。
且本方針對的是陽虛體質,不宜發汗,而白芍有斂陰止汗的作用。
所以附子之補陽可助白芍陰中求陽,滋養陰血。附子得白芍相助,可陽中求陰,緩其燥烈,不耗傷陰血。
由此陰平陽秘,剛柔相濟,溫而不燥,養而能通,緩急止痛。
五味合用,以溫陽補氣治本,除溼止痛治標,補虛達邪,共除陽虛者常常受到的背惡寒、手足冷、身體痛、骨節痛之煩擾。
正是大醫張仲景《傷寒論》之附子湯。
組成:附子15克(炮)茯苓9克 人參6克 白朮12克 芍藥9克。
先煎附子1個小時,後下茯苓等煎服。
因陽虛而寒溼內阻所致的病太多,本方除常用於加減治療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之關節痛等屬陽虛寒盛類疾病,還可用於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腎炎、肝炎、慢性腸炎、盆腔炎、帶下病、月經後期及某些功能減退引起的臟器下垂如胃下垂、子宮脫垂等屬脾腎陽虛、寒溼內阻類疾病。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一切遵醫囑,切不可給自己妄下診斷。
版權申明:
1、文源:本文內容來源網路。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轉載請保留版權資訊。
2、本平臺旨在傳播中醫文化知識,尊重知識與勞動。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絡協商。
3、責任編輯,微信: 13031120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