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潔精也塌房了?!
“洗潔精是衝不乾淨的,長時間使用下來會致癌!”
“都確認是致癌物了,還是不要用了,淘米水衝也是能衝乾淨的。”
“我媽不知道哪看的說洗潔精緻癌,我折扣日買的十瓶全給扔了,我真心疼壞了...”
“這麼說也有道理,我舅有超級潔癖,他家的碗都是洗三遍噌亮的,今年查出來肝癌,指不定是‘病從口入’!”
......諸如此類關於“洗潔精緻癌”的留言小九至今都還有收到,這到底是真靠譜還是假科學呢?今天就帶大家好好聊一聊。
一、洗潔精“致癌物”從何而來?
洗潔精內的主要成分為表面活性劑,再加上香精、色素等成分構成,其中最令人詬病的就是表面活性劑和甲醛成分。之所以有洗潔精緻癌的說法,與一項抽查相關。
2014年一項針對我國28個省份洗潔精的抽查結果顯示合格率為93.6%,其餘6.4%不合格的產品均為甲醛含量超標,而在人們的傳統認知中甲醛是個致癌物,就衍生出了洗潔精會致癌的說法。
洗潔精內新增甲醛,其實是與配方有一定干係的。早期的洗潔精製作工藝難以起到殺菌作用,很容易滋生細菌。在當時法律法規不健全的年代,廠家就想出了用甲醛防腐殺菌的操作。
甲醛是有害物質是大家都知道的,國家對此也“出手”了。2015年調整的國家標準內明確規定:A類(可直接用於清潔食品)的洗滌劑甲醛含量不得>0.05%、B類(清潔餐具)的洗滌劑不得超過0.1%。
現在只要購買的是符合標準的洗潔精,則一般不會有甲醛超標的問題,對此無需過多擔心。
二、洗潔精可以清洗瓜果食物嗎?
A類洗滌劑號稱可以直接清洗食物,但很多人還是擔心,洗潔精不是會殘留嗎?這些物質吃下去真的不會影響嗎?
洗潔精內的表面活性劑具有親油親水的特點,可以讓餐具上多餘的油脂被水流帶走。《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急性經口毒性試驗》(GB 15193.3-2014)內提示表面活性劑屬於低毒、無毒等級,每kg體重的人需要攝入8g才會中毒。換算一下,體重50kg的人需要喝掉一桶不經稀釋的洗潔精才可能中毒,顯然沒人會這麼做。
需要提醒的是,並不是所有的洗潔精都適合清洗蔬果,主要要看2個方面。
一是看洗潔精上的標籤是否有可直接清洗食品、可直接接觸食品或食品用的字樣;二是看洗潔精的執行標準是否為A類,A類的可以直接用於清洗食品。
如果實在擔心的話,可以在清洗的時候減少用量,可以用水稀釋洗潔精或是用洗碗布先打出泡沫後再使用。也可以在清潔的時候使用熱水,對減少殘留也有幫助。
三、這4種洗潔精,確實要少用!
正規的洗潔精是很安全的,但有一些“特殊”的洗潔精,日常一定要避開,長期使用可能會帶來風險。
1、殺菌洗潔精
現在市面上有些號稱可以殺菌的洗潔精,很可能是新增了三氯沙或烷基酚,長期使用反而對健康不利。我們需要明確的一點是,洗潔精內的表面活性劑本身就有殺菌作用,無需額外新增多餘的成分。
2、渾濁分層的洗潔精
正常的洗潔精應該是不分層且透明的,如若洗潔精的液體渾濁、分層了,且帶有異味的話,多半是不符合標準或已經變質了。
3、散裝的洗潔精
散裝的洗潔精存在菌落總數超標、pH值超標的問題,長期使用這種洗潔精,會有很大的安全隱患。
4、香味明顯的洗潔精
香味明顯的洗潔精,多是新增了大量香精而來的,相較於沒有香味的洗潔精安全隱患會大許多。
需要提醒的是,日常使用洗潔精要與84消毒液分開,因洗潔精會導致84的消毒作用下降。且鹼性過強的時候還可能會產生氯氣,對眼睛、黏膜、皮膚都帶來刺激作用,甚至會誘發氯氣中毒導致死亡。
參考資料:
[1] 《洗潔精裡有甲醛,可致癌?有網傳的這麼嚴重嗎?》. 科普中國 2024年02月22日
[2] 《長期使用對身體有害?含有有害物質?關於洗潔精的真相……》.科普中國 2024年07月29日
[3] 《我國癌症高發,是洗潔精惹的禍?提醒:這4種洗潔精,確實要少用》. DrX說 2024年10月30日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