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楊曉露 徐詩瑜)一張報紙對讀者來說意味著什麼?不同人的心中有不一樣的答案。
“今天有沒有報紙?”“有,媽,我給你拿!”家住遼寧省大連市的朱桂花今年81歲,最盼望的事情就是從報箱拿出《健康時報》。兩年前,朱桂花的外孫女去北京工作了,她見到外孫女的機會越來越少,也是從那時起她多了一個盼頭:每天等著報箱裡外孫女給訂的《健康時報》,她知道這份報紙來自北京,那是外孫女工作的地方,也成了她開啟健康世界的視窗。
1月26日,81歲的遼寧省大連市的朱桂花在閱讀《健康時報》。楊曉露攝
“養老火了,咱們都趕上好時候啦!”她也經常在樓下和鄰居們聊起報紙上的內容,成了周圍鄰居的健康科普專家。在她的家裡規規整整地收藏了一摞《健康時報》,每一份報紙都是姥姥對外孫女的牽掛,也是晚輩送給她的健康“陪伴”。“每一份報紙我都留著,看見了報紙就像見到了我的外孫女。”朱桂花說。
在很多老年人眼裡,《健康時報》不僅是一張報紙,還承載著思念和牽掛。每週五,丁麗(化名)都會把最新的報紙送到父母家中,幫他們打掃房間,陪他們說說話。丁麗的父母今年91歲了,兩位老人平時也沒有什麼娛樂,最喜歡的就是看報紙。因為老人下樓取報紙不方便,丁麗就把報紙訂在自己家中,每個週末送去給他們。一到週五,也是兩位老人家最盼望的日子,因為他們知道女兒回來了,帶《健康時報》回來了。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健康時報》就像一位老朋友,陪著讀者走過一年又一年。2024年,《健康時報》發行覆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訂閱使用者中80%以上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這一年11月,老人們驚喜的發現,這位“老友”有了新變化,《健康時報》改版成大字版,由原來的10磅增大到13磅,版面也從16個小版調整為8個大版。
一位老讀者在自己的公眾號裡欣喜的寫道:“我已多年不看報紙了,不是不想看,報紙字號小,就是戴著老花鏡也很吃力。最新出版的《健康時報》卻讓我眼前一亮,驚喜不已,字號變大,這對於我們中老年人,無疑是一大利好,八個版面翻來翻去,我又喜歡上了。”
除了定期讀報,74歲的六姐(化名)更喜歡每天開啟“網上健康時報”——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看到有關帶狀皰疹的稿件時,她能和故事中的那些患者共情,那種火辣辣的疼痛曾經也發生在自己身上。她回憶起自己幾年前感染帶狀皰疹的經歷,從後背到延伸到前胸的皰疹,疼痛持續了八天。一篇報道,一張報紙,也彷彿承載了她生命的一部分。
1月26日,六姐和外孫女一起在網上“看報紙”。受訪者供圖
除了點贊,留下一顆顆小小的愛心。六姐說,時隔64年,國家的孩子終於踏上了回家的路。這個故事讓她動容,也讓她欣喜。雖然跨越了幾十年,但能回家,就是一件幸事。
從報到端,也許承載內容的形式會變,不變的是《健康時報》對讀者的“健康守護”。創辦25年的《健康時報》,陪伴讀者走過歲歲年年,陪伴著每位讀者賞四季、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