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到,歡樂到,張燈結綵真熱鬧!在這個喜慶的節日裡,帶著娃走親訪友、享受假期是件幸福的事。
不過,春節期間生活節奏變化大,稍不注意,就可能掉進影響孩子健康的“坑”裡。別擔心,湖南師範大學附屬湘東醫院這份帶娃健康過節指南來幫您“避坑”!
飲食“坑”:拒絕暴飲暴食,營養均衡才是王道
1、控制零食攝入:春節期間零食豐富,但要嚴格把控孩子的零食量。高糖、高脂肪的零食吃多易引發多種健康問題,如糖果會影響血糖和牙齒健康,油炸食品易致積食、肥胖。
每天零食攝入的能量應控制在全天總能量的10%以內。像巧克力、奶油蛋糕等高熱量零食,每週食用不宜超過3次。
2、挑選健康零食:優先為孩子選擇健康零食。新鮮水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每天可以給孩子吃1-2個橙子補充維生素C;無糖酸奶含有益生菌,有助於腸道健康,可作為日常零食選擇;
原味堅果富含優質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對孩子大腦發育有益,但每天食用一小把(約10顆杏仁或7顆腰果)即可,避免過量。
3、保證正餐營養均衡:正餐要做到食物多樣、營養均衡。谷薯類為孩子提供能量,如早餐的玉米、午餐的米飯、晚餐的紅薯都是不錯的選擇;肉蛋類富含蛋白質,是孩子生長發育的重要營養來源,每天一個雞蛋、適量的魚肉或雞肉必不可少;蔬菜水果能提供豐富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促進消化。每天蔬菜攝入量約150-300克,水果100-200克。
作息“坑”:規律作息不能忘,充足睡眠助成長
春節期間各種聚會活動多,孩子的作息很容易被打亂。熬夜不僅會讓孩子第二天沒精神、煩躁易怒,長期還會影響生長激素分泌,阻礙孩子生長發育。
生長激素在夜間深度睡眠時分泌旺盛,尤其是晚上10點到凌晨2點,錯過這個時間段,生長激素分泌量會明顯減少。家長要儘量保持孩子平時的作息規律。
每天保證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時間,3-5歲孩子需10-13小時,6-12歲孩子需9-12小時。晚上可以在9點前讓孩子洗漱完畢,躺在床上聽一些輕柔的睡前故事,幫助孩子放鬆,進入睡眠狀態。
出行“坑”:做好防護保安全,歡樂出行無風險
春節走親訪友、外出遊玩必不可少。但冬季氣溫低,人員聚集場所多,孩子抵抗力相對較弱,容易感染疾病。
在公共場合,飛沫傳播是病毒和細菌的主要傳播途徑,像流感病毒,在空氣中存活時間較長,孩子一旦吸入帶有病毒的飛沫就可能被感染。
出門前,根據天氣給孩子穿好保暖衣物,戴上帽子、圍巾、手套,避免著涼。去人員密集場所,如商場、電影院等,一定要給孩子佩戴兒童專用口罩,建議每4小時更換一次。
回家後,及時讓孩子用流動水和肥皂洗手,洗手時間不少於20秒,按照七步洗手法,仔細清洗手心、手背、手指縫、指甲縫等部位。
如果帶孩子自駕出行,一定要給孩子使用合適的兒童安全座椅。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重選擇相應型別的安全座椅,如0-12個月的嬰兒要用反向安裝的安全座椅;1-4歲、體重9-18公斤的孩子可以使用正向安裝的安全座椅;4-12歲、體重15-36公斤的孩子則適合增高墊搭配安全帶的方式。
玩樂“坑”:適度玩耍防意外,快樂假期更安心
春節期間,孩子們玩耍的專案增多,但如果不注意,很容易發生意外。玩煙花爆竹時,稍有不慎就可能被炸傷。據統計,每年春節期間都有因煙花爆竹導致的兒童受傷案例,受傷部位多集中在手部、面部和眼睛。
家長要教育孩子正確使用玩具和娛樂設施。如果玩煙花爆竹,一定要選擇空曠、遠離易燃物的場地,並且有大人全程陪同。
5歲以下的孩子儘量不要玩煙花爆竹,年齡稍大的孩子玩時,也要嚴格按照說明操作。甩炮、摔炮這類看似“安全”的小爆竹,也存在一定危險,不要讓孩子在人群密集處玩耍。
家裡的電器裝置、熱水瓶等危險物品要放在孩子夠不到的地方。如電暖器,表面溫度很高,孩子不小心碰到就會燙傷,要將其放置在孩子活動範圍之外,並且安裝防護欄。
春節是和孩子親密相處、共享歡樂的好時機。家長們要注意避開這些“坑”,讓孩子健康快樂地過節。希望每個孩子新的一年都能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師範大學附屬湘東醫院 兒科門急診 周愛華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