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陌生人,你好,我叫小鯨魚。
走進心理諮詢室,是需要契機的。
畢竟,從小生活在一個妖魔化心理問題的環境中,會讓我們恥於面對真實的內心,偽裝自己,直到不認識自己。
做心理諮詢那段日子,是一段打碎重組的日子。
讓我感覺到,生活原來不需要這麼擰巴,原來我也值得被愛。
由於家庭中的一些問題,我的童年,是在“流浪”中度過的。
小小的我已經習慣於輾轉各地,寄宿在別人家,直到上小學才回到爸媽身邊。
因此,我和父母的感情之間,一直有一道鴻溝,沒法溝通,沒法交流。
而我也選擇默默當家裡的差遣工,哪需要我,我就去哪。
我學會了察言觀色,非常擅長揣摩父母和周圍人的意思,進而滿足他們的意願。
可我一心只想逃離這個壓得我喘不過氣來的家庭。
那時的我,有一種理智上知道“不是這樣子”,內心卻堅信的想法:
我是不被愛的,沒有人歡迎我的到來,我的出生是一個錯誤,我不該存在於這個世界上。
初升高的時候,我滿懷憧憬地考上了縣裡最好的中學,嚮往著一段充實的學習時光。
但是開學後,我卻感受到強烈的不適。
由於我來自一個偏遠小鎮,不同於本身就在縣城讀書的同學。
一進班,他們就打成一片,而我卻顯得格格不入。
加上滿臉的青春痘和肥胖的身材,總被同班的男同學嘲諷,取各種難聽的綽號。
我變得越來越自卑,不敢發表任何意見,只想當個小透明。
後來,我終於結束痛苦的高中生涯,考上了一個外地的大學。
剛開始我是慶幸的,終於來到了沒有人認識我的地方。
可慢慢地,我發現自己還是被過去拖曳而來的陰影困擾著。
它們已經變成了我身上的慢性疾病,不管我逃到哪裡都沒用,稍不注意,就會復發。
每天夜裡,因為學校裡一點點人際關係,一次考試成績落後,我都會失眠,在床上苦苦思索:
為什麼我不被愛?為什麼我要一直討好別人?為什麼老天給了我這樣一個劇本?
我像中毒般地,去看很多心理相關的書,想找到一個答案、一個解法,可以讓我不再想這些問題,可以讓我好起來,哪怕只是一點點。
我像無頭蒼蠅似地找,可是,那些痛苦的情緒,那些自我否定的想法,依舊如影隨形。
我真的忍無可忍了。
終於,在一個再次通宵無眠的清晨,我鼓起勇氣,預約了一次心理諮詢。
我的諮詢師,是一位很漂亮的四十歲女人。
她給我的第一感覺,是溫柔。
聲音溫柔,眼神溫柔,表情也溫柔。
第一次去,我其實很忐忑,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她帶我走進一個陽光很好的小房子,有綠植和花朵,有很多小玩偶。
那時正值冬天,房間裡的溫度和溼度都恰到好處。
我突然有一種感受,原來日子還可以這麼過,這也太美好了吧!
我開始講述我的問題:失眠、總被人際關係和情緒困擾、過不好任何生活。
我帶著問題來找老師,希望她能給到我一個固定答案,具體的解決方法123。
可是我錯了......
諮詢師聽完我所有的故事,只是心疼地問了我一句:“你當時的感覺,怎麼樣?”
很奇怪的感覺突然誕生。
那是一種內心突然被填滿、同時又覺得很輕盈的知覺。
從來都沒有人關注我,更別提我的感受。
難道,被人在乎就是這樣的感覺?
我的眼眶禁不住紅了,本想憋住的,還是忍不住流下淚來。
我開始哽咽著,講述具體問題之外,自己的成長經歷,與那些噩夢一般的場景。
我開始敢表達我的真實感受,因為我知道,對面這個人,會無條件容納我。
我告訴諮詢師,我有多麼厭棄自己的脆弱,為什麼我不能堅強起來?
諮詢師緩慢而又堅定地告訴對我說:
“你所經歷的一切,真的很可怕。而這些經歷對你造成的損害,都需要時間去痊癒。身體受了傷,它會癒合,只是需要時間,我們的心也是如此。”
“每當你又開始焦慮、害怕,試著告訴那個脆弱的自己,你真的很理解她,她真的經歷了特別可怕的事情。”
她的話像一束光,照進了我的黑暗處,讓我發現一直囚禁我的地方,原來有離開的窗。
第一次諮詢,很快結束了。
回到生活中,我能感到內心那根深埋著的刺,開始露出了頭。
我的人際交往,也因此心敞開了,而變得越來越順暢。
我不再討好別人,大方表達自己的觀點,更敢於在人群中做自己,並因此吸引真正喜歡我、認可我的人。
我的諮詢沒有固定時間,第一次和第二次之間長達半年。
有一次,在高壓的實習與學業連軸轉中,我的身體突然產生一種可怕的“瀕死感”。
這種感覺太恐怖了,讓我再一次踏入諮詢室。
諮詢師先給我做了一套冥想,讓我洶湧的情緒平復下來。
然後,慢慢地聽我揭開原生家庭的傷疤。
我的眼淚就像決堤的大壩,一點也止不住。
臨走之前,諮詢師和我說:“回家試著和媽媽來一個擁抱,去和媽媽一起逛街,買自己喜歡的一件小東西。”
剛好那段時間正值中秋,我就回到家。
也是這段回家的時間,我試著開啟了心,與媽媽好好交流一番。
媽媽告訴了我當初的不得已,講了很多我小時候的故事。
媽媽並不是不愛我,她也是第一次當媽媽,好多東西沒有經驗。
突然我就釋然了。
父母有他們的侷限性。確實,他們曾經的作為傷害了我。
但從今開始,我決定好好養育自己,做自己的媽媽。
回去之後,我和諮詢師講述了這番經歷,她說:我的認知覺醒了。
也給我說了一個新詞:內在小孩。當我們向內探索的時候,會發現內在的自己。
我試著關閉感官,向內求索。
直至看到了童年時期,那個傷痕累累的四歲小女孩,她渾身傷痕,蜷縮在角落,看得我心都痛了。
我能感覺到這是我,那個受了傷的我。
我輕輕地走過去,看著她說:“不用害怕,我可以保護你了。”
那段認知覺醒的日子,讓我感到自己在打碎重組,一塊一塊,合成一個嶄新的自己。
現在的我,努力鑽研著自己喜歡的領域,擁有拿得出手的技能。
最最重要的一點:我開始愛自己了。
曾經讀過一句話,深深地打動我。
“每個人都有兩次生命。第二次生命,開始於你意識到自己只有一次生命的時候。”
如今,我活在了這句話中。
當過去都成為過去,一切便重新開始了。
我開始勇敢追愛。
我開始在遭受不公平待遇時,說出自己的聲音。
我開始尋找取悅自己的方法。
會在夏天和朋友們野餐,會和廚房打交道,做出自己喜歡的美食。
會在閒暇時刻,和運動搭子打球健身。
會找廢舊瓶子買油彩塗鴉,會在自己在家時,跟隨音樂起舞......
媽媽說:“我的女兒變成了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是的,第二次的生命,真的很美好!
我們每個人,都是磕磕碰碰摸索著,企圖在這個世界上存活。
爸爸媽媽也在摸索中成長,但不能否認我們成長過程中,他們帶來的錯誤示範,毫無源頭的情緒爆發,對我們造成的傷害。
當我們能與自己和解,這一切的處理,便都有了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法。
當心有了棲息的地方,到哪兒都不算流浪。
我真的很感激心理諮詢,感謝我的諮詢師。
是她,讓我更深入地認識自己、找到“愛自己”的真正含義。
是她,給了我再活一次的機會。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選擇諮詢師,我們向你推薦下面這位專業紮實、經驗豐富的諮詢師 —— 黃敏燕
黃老師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美國催眠治療師協會會員。從業超13年,服務時長7200+小時,理論和實踐經驗豐富。
她在個人成長、情緒管理、抑鬱、雙相等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擅長療法為心理動力取向、催眠治療、整合取向、完形治療。
為鼓勵求助意願,黃老師特地開通5個半價諮詢名額。原價700元/次的諮詢,現價僅350元。
給自己一次幸福的機會↓
“你要一寸又一寸地拯救自己”
如果,你也存在抑鬱焦慮、興趣減退、壓力過大等心理困擾,又想檢視、選擇更多不同風格的諮詢師,不妨試試壹心理的「半價諮詢」,找到更合適你的那一位諮詢師↓
↓點選檢視更多半價諮詢優惠↓
作者:來訪者小鯨魚
編輯:Lilith
圖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