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龍年將至,今年也是春節獲列聯合國假日的第一個年頭。何處尋找中國年味和鄉愁?海派民俗如何代代相傳、推陳出新?不妨到“小上海”周浦探尋老民俗的新光景。圖說:老灶頭上新畫了多處灶花,寄託著老百姓過年的美好心願新民晚報記者徐程攝一說得好也要唱得
甲辰龍年將至,今年也是春節獲列聯合國假日的第一個年頭。何處尋找中國年味和鄉愁?海派民俗如何代代相傳、推陳出新?不妨到“小上海”周浦探尋老民俗的新光景。圖說:老灶頭上新畫了多處灶花,寄託著老百姓過年的美好心願新民晚報記者徐程攝一說得好也要唱得
1月27日下午,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子善、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主任文貴良、巴金故居常務副館長周立民、上海交通大學人文藝術研究院長聘教軌副教授施東來和90後作家吟光,圍繞《港漂記憶拼圖》一書,以“香港記憶與上海故事”為主題展開了討論。以下整
近日,國家文物局從美國成功追索被盜流失的西周豐邢叔簋。1月28日,文物在專人護送下搭乘中國國際航空公司CA986次航班運抵北京,結束其40年的海外漂泊歷程。次日,經專家鑑定,並與歷史檔案照片、拓片資料反覆比對核驗,從造型風格、裝飾工藝、銘文
始於公元9世紀的柬埔寨吳哥王朝,曾孕育出神話般建築雕塑奇蹟。然而15世紀時吳哥王朝走向衰敗,精美的古蹟群彷彿一夜之間被叢林吞噬。19世紀時,吳哥古城遺蹟偶然被西方探險家發現,沉寂了四百多年的柬埔寨國寶終於重見天日。神秘、莊嚴、不可思議,吳哥
介面新聞記者|董子琪介面新聞編輯|姜妍今日,北京市文聯釋出訃告稱,作家諶容因醫治無效於2024年2月4日9時在北京去世,享年88歲。諶容,原名諶德容,為中國作家、編劇,1935年10月生於湖北漢口,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1951年參加工作,
北京市文聯釋出訃告,作家諶容因病醫治無效,於2024年2月4日在京去世,享年88歲。根據逝者生前願望,喪事從簡,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不舉行追悼會和任何形式的追思會,家中不設靈堂。諶容是著名作家、編劇,上世紀70年代開始文學創作,1975年出
南都訊記者鍾欣當地時間4日晚,第66屆格萊美音樂獎(GrammyAwards)在美國洛杉磯舉行頒獎典禮。泰勒·斯威夫特(TaylorSwift)以新專輯《Midnights》獲得年度專輯,成為格萊美歷史上首位四奪該獎的音樂人。鋼琴演奏家王羽
《自然·人類行為》最新一期發表了對歐洲格拉維特時期(約34000-24000年前)個人“首飾”的分析,表明歐洲存在9個不同文化群體,其中3個的遺傳資料有限或不存。這些發現展現了比過去認為的更為詳細深入的文化地理學。部分個人飾品的材料。圖片來
本文約6400字閱讀需要17分鍾俗話說,進了臘月就是年,在《紅樓夢》裡,過年可是頭等重要的大事。一俟臘月,離年日近,王夫人與鳳姐便開始治辦年事,“榮寧二府內外上下,皆是忙忙碌碌”。在古代,尋常人家過年,年貨是要早早備齊的,尤其是在冬季沒什麼
記者杜春娜通訊員邢琪近日,由濟南市考古研究院主持的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青寧村墓地發掘工作順利完工並透過驗收。此次發掘是為配合濟南市起步區崔寨安置二區某地塊專案建設進行的考古發掘,專案自2023年5月開始進行考古勘探,至2024年1月田野發掘工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2月4日,在徐彙區黃道婆紀念公園裡,一場充滿童趣的“立春遊園會”為2024甲辰龍年春節拉開了序幕。寫宜春帖、剪春燕、唱春詞、打春、咬春、奉春茗、祝春辭……12組親子家庭在民俗學家帶領下舉行了一場完整的“立
2024年2月4日16時27分,我們迎來立春節氣。立春作為二十四節氣之首,標誌著新的四季輪迴的開始,象徵著新的開始和希望。其中,“立”代表著開始,“春”則象徵著溫暖與生長。最初,二十四節氣的確立是基於“斗轉星移”的原理,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
春節臨近,遊子思歸,街道馬路,張燈結綵。當心情與絢若飛星、燦若驚蝶的錦繡煙花一起綻放,恰如宋代詞人辛棄疾形容那般:"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節慶煙花在宋代才得到真正的發展,在宋代孟元老的追憶中,火藥被廣泛應用於北宋節日慶典的百戲表
人的基本權利和福祉得到廣泛的尊重,是人類歷史上很晚才出現的事情。就在百年前,“社會達爾文主義”、叢林社會、弱肉強食還是知識分子的主流價值觀。在過去幾十年間,對於弱勢群體的扶持和幫助、對社會公平的追求逐漸成為社會的強音。無論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讓我們一起包餃子!”春晚年年包餃子,餃子年年上春晚。中國北方有句俗話,叫作“好吃不過餃子”。餃子之於北方的春節,彷彿是刻在DNA裡的執著。春節到來之際,讓我們說說餃子的歷史。唐代的高昌人早有了吃餛飩的習俗在說餃子之前,先來了解它的“親戚”
近日,“美在薈萃——全國美術館珍藏作品彙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展覽集中展示了15家美術館代表性收藏成果和突出的地域美術特色,展品包含各種形式,共計500餘件。據悉,展覽由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江蘇省美術館、廣東美術館、陝西省美術博物館、
2024年,恰逢《超現實主義宣言》發表100週年,“百年狂想:蘇格蘭國立美術館的超現實主義傑作”正在上海浦東美術館展出。展覽以1916年為始,“從達達到超現實主義”“超現實主義拓展期”“流亡期和戰後的超現實主義”三個時間段為線索,透過達利、
小時候盼望過年,是因為過年能吃到平時吃不到的東西,可現在大魚大肉已經令人疲倦,糖果零食得擔心身材和健康……翻來覆去吃的都是差不多的東西,實在找不出什麼新意了。再看看古人過年的食物,屠蘇酒、如意糕、金銀米、合歡湯……光聽名字,年味兒已經隨著咽
來源:封面新聞封面新聞見習記者王一理在悉尼歌劇院的舞臺中央,一個年輕女孩站在外國交響樂團前,身著白色禮裙,手持中國最“土”的傳統民間樂器——嗩吶。40秒內,一口氣吹奏《百鳥朝鳳》,蒼勁有力的中國嗩吶裡傳出豐富多彩的百鳥之聲。她的嗩吶演奏,不
1月14日,市民在廣西南寧市上海路的年貨市場選購春聯。新華社發(喻湘泉攝)新華社南寧2月1日電(記者黃浩銘)“小年”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被視為春節的“前奏”。這一天,家家戶戶習慣以放鞭炮、掃塵、祭灶等方式,迎接即將到來的春節。但南方和北方
“我是文藝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幾年來日日操練在書桌上與小凳之間,筆是槍,把熱血灑在紙上。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沒有大將的韜略,可是小卒該做的一切,我確是做到了。以前如是,現在如是,希望將來也如是。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願有人贈給
立春已至。立春作為二十四節氣之首,也是四季的起點。二十四節氣是先民基於數千年天文觀測而成,是在陰陽曆的基礎上,對全年的氣象、寒暑、雨露、霜雪進一步細化與定位的宇宙秩序,具有“大資料”的意義。二十四節氣指導中國社會生活數千年,至今猶在發揮作用
本文作者:春梅狐狸已出版《圖解中國傳統服飾》一切都彷彿一年前的重演,過年前總是有一些網友為我們準備了笑話,去年是《》,今年遇上龍年了,所以改數龍的手指頭了。大約在1月23日,善於炒作話題的新浪微博安排了一個熱搜#蘋果龍年手機殼被吐槽指蟒為龍
2月4日,迎來立春節氣,這是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立春為“四立”之一,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開始,其農業意義為“春種、夏長、秋收、冬藏”。古籍《群芳譜》對立春解釋為:“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
【科技文明探源】◎本報記者孫明源中國古代科學史中公認自成體系的有“天算農醫”四大板塊,即天文、數學、農學、醫學四個學科。其實,在這四個學科之外,還有其他已形成了一定體系的學科,比如地理學。地理學在古代社會發展與社會治理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每到除夕夜的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一開場,總會響起一段熟悉的背景音樂:熱烈的旋律,彷彿帶有一股熱鬧歡騰的節日氣息;優美的曲調,彷彿把喜氣洋洋的節日氛圍傳遞給千家萬戶。這段經典的音樂就是創作於20世紀50年代的《春節序曲》,全名是《春節組曲第一樂章
《繁花》的熱映再次掀起了一陣關於上海的熱潮。一直以來,描寫上海的小說不勝列舉。有人說,張廣天的新作《來日可追》就是一部獻給上海的“八十萬字大部頭情書”。書中既有舊上海也有新上海,亨利路上會說上海話的白俄薇拉阿姨,梧桐樹下的艾倫·金絲堡,周邊
濛溪河舊石器時代遺址發掘現場。濛溪河遺址出土文物。殼丘頭遺址群出土文物。屈家嶺遺址出土文物。殼丘頭遺址群出土文物。寨溝商代遺址出土的金耳環。景教寺院遺址出土文物。遼上京皇城南部建築遺址。1月30日,“2023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在“中國社會科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記者2月2日從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最新考古確認,據傳北宋時期的著名愛國群體“楊家將”曾駐守的楊家城應為唐宋時期的麟州城,是北宋控扼西北、抵禦遼夏的重要屏障。楊家城城址位於神木市店塔鎮楊城村西北側的黃土梁峁區域,據傳北宋
嘉賓:王巍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首席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學部主任、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專家諮詢組組長唐飛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總領隊胡嘉麟上海博物館青銅研究部研究館員主持:李婷本報記者備受矚目的"星耀中國:三星堆·金沙古蜀
隨著短影片平臺的推廣,人與人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的聯絡更為密切,許多南北方的風俗差異也逐漸被大家瞭解到。臨近年關,過年的氛圍一天比一天濃厚。在“大年”之前,還有一個“小年”也很熱鬧。但與“大年”不同的是,南北方的“小年”可不是同一天。一、追
一隻瓷盤承載了工匠的浪漫與百姓的日常有了它,一餐一飯便有了詩意讓我們一起認識唐長沙窯青釉“鳥飛平無近遠”瓷盤01長沙窯:為生活“褐”彩△長沙窯青釉“鳥飛平無近遠”瓷盤,圓唇,敞口,折腹,圈足。這是一隻有“內涵”的瓷盤△展出中的青釉“鳥飛平無
著名奧地利藝術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Klimt)創作的《利塞爾女士的肖像》近日將在維也納拍賣。這幅畫作是克里姆特在1918年去世前完成的最後作品之一,它在消失了將近一個世紀之後才重見天日。編譯丨劉亞光克里姆特1862年出生於奧地
青年作家吟光的小說《港漂記憶拼圖》由九個篇章構成,每個故事中的主角都代表了其所在的群體。他們迷茫又奮進,消極但堅強,寂寞卻熱烈,每個人以自己的方式,成為繁華都市生命運轉中不可或缺的齒輪,為命運滾動、磨損。《港漂記憶拼圖》小說於2023年9月
《于闐史叢考》(增訂新版),張廣達、榮新江著,上海書店出版社,2021年10月版,478頁,138.00元《唐宋于闐史探研》,榮新江著,甘肅教育出版社,2023年3月版,310頁,98.00元一1900年12月25日,受僱於英國政府的匈牙利
小年,是大年的預演。北方臘月二十三、南方臘月二十四為小年最為普遍。想說清楚小年,就要先說清楚什麼是“年”。初唐詩人劉希夷有句著名的詩:“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在這裡,“年”和“歲”是同義詞。其實,細究起來,“年”和“歲”還是有差
日前,北京人藝召開2024演出劇目新聞釋出會,盤點2023年劇目,同時正式釋出2024年全年演出計劃。目前,北京人藝跨年新排大戲《張居正》已經亮相,由馮遠征、閆銳導演,馮遠征、張培、劉智揚、李勁峰、何靖等中青年演員出演。用一部全新樣式的歷史
法籍華裔畫家趙無極(1920-2013)百年紀念特展“大道無極——趙無極百年回顧特展”正在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出,目前已接待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約20萬名觀眾。趙無極生前曾說:“我自中國走出,使我能再走向中國。”澎湃新聞獲悉,在中法建交60週年
“汲古得修綆,開懷暢遠襟。”近日,彙集了乾隆、翁方綱、劉墉等77位書者楹聯佳作的“書聯璧合——清代楹聯展”在廣東財經大學文化藝術中心正空間展出,寥寥數十件展品卻跨越了二百餘年曆史,自清康熙朝至清末民初,恰是楹聯發展史上最鼎盛的階段,堪稱一部
1月30日,在論壇現場,“2023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入選專案代表領取獎牌。本文圖均為新華社圖1月30日,“2023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23年中國考古新發現”上揭曉。四川資陽市濛溪河舊石器時代遺址、福建平潭縣殼
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國藝術研究院篆刻院方面獲悉,中國藝術研究院篆刻院研究員權昌倫先生於2024年1月27日因病離世,享年82歲。權昌倫西泠印社官網圖據西泠印社官網介紹,權昌倫,1943年生於韓國,號草丁、草亭、醴泉等,別署藝舟觀、以其齋、愛竹軒
社科文獻2023年度哲學出版哲學是人類社會自我意識的回應,是人類智慧前沿實踐的探索。哲學的美在於探索,在於尋求真理的過程,在於精神邏輯在文字中的投射。哲學致力於追求思維體系的嚴密與周全,也引導我們認識自己、理解自己。本期文獻君為讀者整理了社
在位於四川北路的1925書局裡,賞評彈文化是什麼體驗?近日,上海評彈團演員沉浸式評彈沙龍帶讀者感受上海變遷。青年演員盛碧雲、周媛的彈詞開篇《浦江頌》,根據在江南地區廣為流傳的曲調《小九連環》填詞而成,透過優美文辭展現上海文化特色。吳儂軟語,
在中國的神話傳說中,“龍”這一形象可謂深入人心,它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符號,也是中華民族期盼祥瑞的標誌。在古典文學作品中,“龍”不僅象徵著權貴和神聖,且法力無邊,具備呼風喚雨、安土息民的能量。而在《聊齋志異》中,蒲松齡卻筆鋒一轉,所寫的龍,
在成都博物館新近舉辦的“滿庭芳——金銀器裡的宋代生活”特展上,除了琳琅滿目的宋代金銀器皿和珠寶首飾之外,還展出了一種形制特別的白銀貨幣:銀鋌。古代習慣將長且端直的東西稱“挺”(視材質定偏旁,如木用“梃”),金銀之名曰“鋌”亦是因其整體形狀長
▲點選觀看「鳳凰網大家」對話張海《最強大腦》第八季中,“行雲流水”這一關卡中所展示的五十幅“破鋒”書法作品,中空有致,變化萬千,頗有新意,在難倒眾多選手的同時,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些“破鋒行草書”,出自河南書法家張海之手。雖然張海這
青年時代,當我們第一次面對廣闊的社會、大好的人生,似乎一切都有可能。我們會想要大幹一番事業,想要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同時,想要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想要有可以信賴的親友,想要充滿驚喜的、每一天都值得去過的生活。然而,當這些人真正進入這個世界
《故宮服飾色彩圖典》,郭浩、李文儒編著,中信出版集團,2023年10月。關於中國傳統色彩美學的研究和普及,迄今我做了四年多,前面被問到最多的一個問題是:中國傳統色好聽的名字背後,顏色名字對應的色譜色標是根據什麼確定的?後面被問到較多的一個問
雄安新區南陽遺址考古發現南城門,勾勒出該城址基本平面佈局系統為“千年之城”探尋燕文化蹤跡2022年2月7日“未來之城”守護歷史文脈考古隊員在河北雄安新區南陽遺址考古發掘現場工作(2021年3月19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牟宇攝南陽遺址
中國龍的形象,到底從何而來?在萬年中國的時光裡,不少文物都記錄著龍形象的演變。以上是我們選出的十個文物裡的中國龍。歷史早期的龍,與我們現在認識的龍,區別很大。有紅山文化為代表的“C”形龍,有二里頭文化裡看到的“升龍”,有殷墟銅盤中的“蟠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