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心腎代謝綜合徵的協同管理逐步取代了傳統的單一疾病管理模式,正成為臨床治療的重要方向,勢必將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精準的治療方案。
糖尿病、疾病(CVD)和慢性腎臟病(CKD)是全球主要的慢性疾病,因患病人數龐大而對公共健康構成重大威脅。隨著流行病學和臨床研究的深入,人們逐漸認識到2型糖尿病(T2DM)、CVD和CKD等代謝性疾病並非孤立存在,而應視為一種互相關聯的綜合徵。2023年10月,美國心臟協會(AHA)在其主席建議中明確指出,T2DM、CVD和CKD三者之間存在緊密的相互作用,因而需要協同管理。這一理念反映出,單一疾病的管理策略難以取得理想效果,綜合管理三種疾病已成趨勢。
2024年11月16日,國內眾多心血管病學、代謝綜合徵和腎臟病學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海口,共同參加心腎代謝綜合徵管理論壇,探討心血管-腎臟-代謝綜合徵的演變及未來發展方向。會議邀請了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趙水平教授、廣東省人民醫院陳魯原教授、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錢孝賢教授、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蔣衛紅教授、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張樺教授、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劉俊教授、北京大學深圳醫院吳淳教授、海南省人民醫院魏佳莉教授、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符茂雄教授等多位權威專家,就心腎代謝綜合徵的管理進行了深入探討,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臨床實踐中的寶貴經驗,提出了針對這一綜合徵的多學科綜合管理新思路,為臨床醫生在診治過程中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圖:大會現場
本次大會由海南省人民醫院廖旺院長、汕頭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永松院長及深圳大學總醫院任野萍教授共同擔任主席。
血脂管理在ASCVD防治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趙水平教授以“心血管一級預防中的血脂管理”為題,闡述了血脂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天然調脂藥物的臨床應用。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一種由多種致病因素引起的複雜病症。趙水平教授對此形象地指出其成因:主要“元兇”為血脂蛋白行為異常,三大“幫兇”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和吸菸,小“幫手”則包括情緒不穩、生活不規律和PM2.5汙染,而C-反應蛋白則是“旁觀者”。其中,膽固醇(LDL-C)的水平和暴露時間直接影響動脈斑塊的形成和發展,因此需儘早、持續且強化的血脂管理。
從最新國內外高血壓指南看β受體阻滯劑的地位和價值
陳魯原教授明確表示,交感神經的過度啟用會導致血管收縮、心率加快和心臟負荷增加,從而促進血壓升高並加劇靶器官損害[1]。而β受體阻滯劑作為一類能夠有效抑制交感神經過度啟用的藥物,不僅可以降低血壓,還能顯著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尤其是在降低心血管猝死風險方面,既往MAPHY研究顯示β受體阻滯劑顯著降低高血壓患者總死亡風險22%、心血管猝死風險30% [2] 。此外,2024年歐洲心臟病學會(ESC)指南特別指出,β受體阻滯劑可作為降壓治療的關鍵組成部分,與其他主要降壓藥物(如ACEI、ARB、CCB和利尿劑)聯合使用,適用於高血壓治療的任意階段。特別是在合併心絞痛、心肌梗死後、射血分數降低的心衰(HFrEF)或需要心率控制的患者中,β受體阻滯劑具有顯著的臨床獲益,並獲得了IA類推薦 [3,4] 。
2024 ESC 熱點速遞:個體化血脂管理策略
錢孝賢教授指出,在2024年ESC更新的慢性冠狀動脈綜合徵(CCS)和外周動脈疾病(PAAD)指南中,更新的重點在於透過精確的風險預測、早期干預和個性化治療,從而在疾病各個階段實現更有效的管理。這一更新轉變了傳統的標準化治療方式,強調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精準治療,以改善預後 [5,6] 。例如,積極應用生物標誌物分析心血管風險、利用冠狀動脈鈣化(CAC)評分預測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風險等[7,8]。然而,在血脂管理方面,儘管治療策略有所調整,他汀類藥物依然是降脂治療的基石[5,6],不僅降脂效果顯著,還能有效穩定斑塊,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在指南中獲得了高度推薦[9,10]。
2024中國心力衰竭診斷與治療指南更新解讀
蔣衛紅教授深入解讀了《2024中國心力衰竭診斷與治療指南》 [11] ,指出新指南對心衰的分類進行了更為精細的劃分,詳細闡述了心衰在不同階段的發展過程、診斷流程及方法。新指南特別強調了干預心衰危險因素的重要性,更新了慢性心衰的管理流程,併為藥物治療提供了新的指導方案。在治療方面,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被國內外心衰指南推薦作為全射血分數心衰的基礎治療,突顯了其在改善心衰患者預後中的關鍵作用。對於急性心衰,新指南更新了初始評估內容,並新增了終末期(或晚期)心衰的定義標準,為臨床診療提供了更清晰的參考。此外,新指南針對慢性HFrEF合併房顫的管理流程進行了補充,並就心衰常見合併症的藥物治療提出了具體推薦。最後,新指南在患者隨訪方面做出了重要補充,建議增加隨訪頻率並加強患者教育,確保患者能夠接受更有效的長期管理和治療。
從循證到臨床談簡化降糖治療
張樺教授指出,各大指南一致推薦在T2DM的早期進行聯合治療,並結合患者的綜合獲益,強調加強早期干預以改善治療結局[12-14]。Met(二甲雙胍)+SGLT2i+DPP-4i(二肽基肽酶4抑制劑)三藥聯合治療,可以實現強效降糖、保護胰島功能,同時護心、護腎,提供三重保護。這一組合不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經濟效益,而且能夠顯著降低低血糖風險,改善多項代謝引數[15]。此外,Met+SGLT2i+DPP4i聯合方案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能夠滿足不同降糖治療需求,提供強效降糖效果,同時有效減少患者的胃腸道不適反應,進一步提升治療依從性 [16] 。
從中外指南看血鉀檢測對慢鉀管理的重要性
對於CKD和透析患者(HD)的長期管理,劉俊教授強調高鉀血癥仍然較為常見,但目前對於高鉀血癥的定期監測率仍然低於11.4%,這使得慢性高鉀血癥的管理存在困難[17]。為此,現行指南建議慢性高鉀血癥患者每月至少進行一次血鉀檢測,特別是在初診和隨訪時,而透析高危人群應增加檢測頻率,長期透析患者則需在透析前進行常規血鉀檢測[18]。而研究顯示使用新型鉀結合劑經過一年治療後,88%的患者血鉀水平保持在低於5.1mmol/L,且87%的患者無需減少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抑制劑(RAASi)藥物劑量,低鉀發生率為零。
2024中國NSTE-ACS診斷和治療指南抗栓治療深度解析
時隔八年,更新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脈綜合徵診斷和治療指南(NSTE-ACS)診療指南》[19]於2024年釋出,吳淳教授強調該指南結合了近年來的最新臨床證據、我國國情以及臨床實踐經驗,對多個領域進行了重要更新,特別是在抗栓治療方面,新指南針對P2Y12受體抑制劑的選擇、抗血小板治療療程的調整及長期治療方案,都做出了較大的修改。
糖尿病心腎綜合管理策略
符茂雄教授指出,我國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流行趨勢日益嚴峻,尤其是糖尿病患者面臨心腎併發症的雙重挑戰,這些併發症相互促進,最終可能導致不良結局。因此,糖尿病的管理亟待兼顧控糖與心腎獲益,並且應前移防控關口、密切關注相關危險因素、採取分層管理策略以及多學科聯合治療[20,21]。其中,以SGLT2i為代表的新型降糖藥物,具備心腎雙重保護作用,但其臨床使用率仍較低[22]。隨著物聯網、5G等新技術的興起,糖尿病管理的效率有望大幅提升,這些技術有助於延緩或減少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發生。未來,精準醫療有望成為糖尿病管理的主要方向,為患者提供更加個性化、全面的治療方案。
總 結
心腎代謝綜合徵的協同管理已成為臨床治療的重要趨勢,本次心腎代謝綜合徵管理論壇,從心血管一級預防、簡化降糖治療、高血壓及心衰管理以及新型治療藥物的進展等多個方面深入探討了心腎代謝綜合徵的疾病演變、管理策略及未來研究方向。透過這些交流和分享,臨床醫生在診治心腎代謝綜合徵患者時將獲得重要的參考依據,從而能夠更好地制定和執行綜合治療策略,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Hypertension. 2009;54:690-697.
[2] Am J Hypertens. 1991 Feb; 4(2 Pt1):151-8.
[3] J Hypertens.2023 Dec 1;41(12):1874-2071.
[4] J Clin Pharm Ther. 2018 Jun;43(3):327-335.
[5] Eur Heart J. 2024 Aug 30:ehae177.
[6]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4) 00, 1–163.
[7] Biomarkers to personalise lipid-lowering. Presented at: ESC Congress 2024
[8] J Am Coll Cardiol Img. 2023 Sep, 16 (9) 1181–1189.
[9] Rosuvastatin effect on atherosclerotic plaque microcalcification. Presented at: ESC Congress 2024.
[10] Am J Cardiol. 2003;92(4B):23K-29K.
[11] 中華心血管病雜誌. 2024;52(3):235-275.
[12] Endocr Pract. 2023 May;29(5):305-340.
[13] 2023國家標準化代謝性疾病管理中心(MMC)代謝病管理指南第二版.
[14] ADA. Diabetes Care. 2023;46(Suppl. 1)
[15]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2020,8:192-205.
[16] 中國糖尿病雜誌. 2021;29(8):561-570
[17] Epidemiology and Treatment Pattern of Hyperkalemia among Outpatients in China. 2019.
[18] 2016. Best Practices in Managing Hyperkalemia in CKD 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
[19] 中華心血管病雜誌. 2024; 52(06):615-646.
[20] Diabetes Obes Metab. 2023 Mar;25(3):707-715.
[21] Diabetes Care January 2024, Volume 47, Issue Supplement_1.
[22] Jhund PS, et al. Nat Med. 2022;28(9):1956-1964.
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旨在滿足您的醫學資訊需求,僅供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參考,不用於推廣目的。
審批編碼:CN-147934 過期日期:2025-05-27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