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節已經成為當代人的一大“心結”,它常常出現在體檢報告上,位置不限於乳腺、甲狀腺、肺部……
在中醫眼中,容易長結節的人通常有一個共同點——身體陽亢,可以理解為身體“火氣”太大了。
結節和“火氣”密切相關
臨床發現,結節的形成與體內“火氣”過大密切相關。
傳統醫學認為,人體內陽氣偏盛、陰液不足時,會出現牙齦腫痛、眼睛發紅乾澀、咽痛、口瘡等“上火”症狀,同時還可能伴有心煩易怒、脾氣急躁、失眠心慌等表現,這是氣機執行失調的訊號。
久而久之,陰陽失調,血液迴圈受阻,瘀堵於九竅(兩眼、兩耳、兩鼻孔、口、尿道、肛門),這便是結節產生的內因之一。
肝腎失調是根源
肝鬱,就會生火
肝,五行屬木,主疏洩,喜條達。當一個人長期心情壓抑、煩悶,肝氣便無法順暢流通,出現肝氣鬱結。鬱得久了,再加上缺少津液,肝木就會“著火”,所以中醫有“鬱久化熱,久鬱生火”的說法。
“火”具有燒灼的特性,肝氣鬱結、肝火旺的人,通常表現為:①心情壓抑、煩躁易怒;
②乳房脹痛或刺痛、兩脅不舒;
③咽部異物感;
④痛經或月經失調;
⑤食慾下降、噯氣、腹脹等。
腎水不足,就會火燥
腎水不足也會使身體“著火”。中醫理論十分重視腎與肝的關係,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經常熬夜、過度勞累,或更年期精血虧耗、腎陰不足,可導致身體“著火”。火熱會灼傷津液,形成痰結。
腎陰不足,症狀一般包括腰膝痠軟、頭暈耳鳴、手腳心煩熱等,其導致的結節多見於肺部和甲狀腺。
①肺為嬌髒,喜潤惡燥,腎陰不足則肺失濡養,易形成肺結節。肺結節的症狀一般不明顯,可能表現為乾咳、咽癢、咳痰、胸痛等。
②甲狀腺位於頸部,為腎經所過之處,腎陰不足則甲狀腺易長結節,通常無症狀,也可表現為聲音嘶啞、口舌乾燥、咽部兩側疼痛等。
預防結節怎麼做?
結節的預防需要從生活習慣、飲食和環境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
心情舒暢:保持健康開朗、穩定的心理狀態,避免長期焦慮、擔憂等不良情緒;
合理飲食:飲食宜清淡,避免高脂、高糖、高鹽食物,增加含纖維素、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攝入,如蔬菜、水果、全穀類、豆類、海產品等;
堅持運動:適當的運動可以加速血液迴圈,促進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減少患結節的風險,建議每天堅持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如散步、慢跑、瑜伽等,以微微汗出且不疲倦為度;
控制體重:肥胖是結節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應該控制體重,避免過度肥胖;
避免吸菸和飲酒:吸菸和飲酒不僅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也會增加患結節的風險,應該儘量避免或戒菸戒酒;
充足睡眠:每天保持7小時以上的睡眠時間,避免熬夜;
定期體檢:定期進行體檢可以及早發現和診治結節,減少患結節的風險。
本文綜合自:
①2024.11.28生命時報《愛長結節的人,身體都有一個共同點》
②2023.04.14光明網《這些人群應及時進行結節篩查!專家支招如何減少結節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