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歲的徐大爺因反覆頭暈不緩解被送醫,入院時血壓為85/52mmHg,呈現休克血壓。
在排除新發腦梗、腦出血後,醫生髮現徐大爺有很嚴重的電解質紊亂的情況,確診低血鉀症。
經過醫生詳細問診,方才瞭解到徐大爺有6年的史,去年因心功能不全入院治療,老人家比較固執,入院兩天後自我感覺良好就要求出院,且十分抗拒。
無奈之下,家屬只能按醫生出院開的藥單,長期在藥店購藥給徐大爺服用。此時的徐大爺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出現低鉀的症狀,這之後的一年時間裡,徐大爺也從未就醫複診,感到頭暈不適,就自行加服一粒降壓藥。
也就在昨天,徐大爺再次感到頭暈,又擅自多服用了一粒降壓藥,這也正是這次意外的“罪魁禍首”。
一、在護血管這件事情上,“補鉀”比限鹽更重要
鉀是人體內不可或缺的礦物質元素,同時也是人體“隱形衛士”,尤其是高血壓患者,鉀的重要性更顯重要。早前相關研究資料顯示,有60%以上高血壓患者都存在鉀攝入不足的問題。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高血壓患者常常伴隨低鉀血癥呢?
一是因為服用的降壓藥。人體中鉀離子含量有限,主要透過排汗排尿方式代謝,在大量排汗排尿時,鉀離子被快速代謝就會導致低鉀血癥。而高血壓患者服用的部分利尿類降壓藥,會增加排尿量,就很容易導致鉀離子快速流失並引發低鉀血癥。
二是鉀元素缺乏。高血壓患者營養補充不足,若再有飲食不合理、抽菸飲酒等不良習慣,就可能引起體內鉀元素缺乏問題。
鉀離子對於維持細胞正常功能有很重要的作用,特別是高血壓患者,一旦缺鉀,很可能帶來3個健康風險。
• 缺鉀會增加血壓對鈉鹽的敏感性,攝入高鹽飲食就會導致血壓飆升,使血壓難以控制。
• 高血壓患者是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缺鉀會影響正常心肌活動,加大心律失常風險或誘發心臟驟停。
• 低血鉀會導致尿液濃縮障礙,使高血壓患者排尿增多,也因此會影響腎血流,增大腎小球過濾壓力,最終影響腎臟健康。
二、如出現4種異常,或是身體嚴重缺鉀了
正常血鉀濃度是度3.5~5.5mmol/L,低於這個數值即低鉀血癥。一般低鉀血癥並無明顯症狀,但卻會持續對身體造成傷害,當血鉀濃度不斷降低後,症狀就會顯現並越發嚴重。生活中如果發現身體有四個異常,說明你缺鉀了!
1、四肢乏力
低鉀時身體會沒有力量,靠近軀幹部位的肌肉的乏力感會更明顯,具體表現為肩膀無力,無法抬胳膊,抬不起腳或邁不開步子,或者坐下就站不起,躺下就難以坐起等。
2、心律失常
低鉀易導致心肌細胞活動異常亢進,血鉀丟失0.5g時就可能引起心律失常和心電紊亂,表現為胸悶、心悸等,此時心臟不規律收縮,血液無法正常流出,就會引起大腦等重要器官缺血,可能誘發暈倒乃至猝死。本就有心血管疾病患者,低鉀還可能誘發心臟病急性發作。
3、血壓波動
血鉀濃度下降會促使體內鈉濃度升高,導致血管平滑肌興奮性增加,從而增加血壓波動的風險。
4、食慾不振
鉀對肌肉、神經的應激和生理機能的維持有重要作用,一旦缺鉀就會影響肌肉神經,比如胃腸道蠕動會減緩,患者可能出現食慾不振、腹脹等不適。
三、補鉀牢記“食補優先”,這5種食物建議多吃!
中國營養學會介紹健康人鉀的適宜攝入量為2000mg/天,要預防慢性病則增至3600mg/天。然而調查發現,我國居民鉀攝入量為1421mg/天,顯然低於推薦量,此時需要補鉀。但要注意,大量服用含鉀藥物或鉀製劑往往會造成心跳減慢或心臟傳導阻滯,相對來說,透過飲食補鉀更安全。
1、芋頭
芋頭是補鉀高手,每100g含鉀量300mg,而且熱量和升糖指數很低,很適合高血壓患者或者需要控鈉補鉀人群食用。
2、娃娃菜
相較於其他綠葉蔬菜,娃娃菜的鉀含量是比較高的,每100g娃娃菜鉀含量278mg。而且娃娃菜富含維生素和植物纖維,不會增加腸胃負擔,老年人也可以吃。
3、豆類
豆類不僅植物性蛋白質含量高,鉀元素也相當豐富,像黑豆和黃豆,每100g就含有鉀1377mg和1503mg,是名副其實高鉀食物。豆類植物纖維含量也高,也有利於老年人消化健康,同時還能輔助調節血糖。
4、香蕉
每100g香蕉含有330mg鉀,同時還富含維生素B6和膳食纖維,能促進消化系統更高效運轉。
5、菠菜
每100g菠菜含有200mg鉀,同時富含維生素K和維生素C,適當食用菠菜能促進心血管健康,也能幫助提高免疫力。
鉀元素是人體內非常重要的元素,鉀又是和鈉是聯合一起工作的,比如高血壓患者因為服藥或營養攝入不足時,就容易出現低鉀血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規律飲食,一旦出現鉀不足的情況時,可考慮食補,必要時建議就醫並在醫生指導下做治療。
參考資料:
[1] 《為什麼高血壓會伴有低鉀血癥?缺鉀很危險,那如何補充比較有效?》.祥安健康之家.2022-03-29
[2] 《高血壓最怕缺鉀?4個訊號證明你缺鉀了,提醒:3類食物可幫忙補鉀》.家庭醫生線上.2024-12-21
[3] 《勸你多吃芋頭的理由,1個就夠了!》.科普中國.2024-12-16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