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是從古到今無數人追求的目標。其實,長壽並非無跡可尋,而是與一系列“硬指標”緊密相關。10個長壽的指標和特徵,對照一下便能瞭解自己的身體真實狀況!
健康時報圖
控制好這5個身體指標
1. 嚴格控血壓
2020年,發表在《心臟病學紀要》(JAMA Cardiology)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嚴格控制血壓可讓患者壽命延長,而且越早控制血壓,壽命越長。①
研究顯示,相比於把收縮壓控制在140毫米汞柱以下,沒有的心血管高危人群,從50歲開始把血壓控制到120毫米汞柱以下,可延長2.9年的預期壽命,即使到了80歲再嚴格控制血壓,也能延長0.8年的預期壽命。
2. 早點控血脂
2020年在《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年輕,傷身一輩子!年輕時血脂就高的人,心梗、中風等疾病風險遠遠升高;另外,哪怕在血脂得到控制後,也仍有影響。②
這項時間跨度長達35年的研究表明:中老年階段的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與18~30歲之間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密切相關;這個時期的LDL-C水平越高,中老年時期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越高。
更嚴重的是,如果18~30歲之間LDL-C水平升高,等到30歲之後哪怕你把LDL-C水平控制得很標準,還是逆轉不了對血管的損害。
3. 控制好血糖
2024年,發表在《糖尿病護理》雜誌上的一項涉及13.5萬國人的研究表明,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與預期壽命縮短有明顯關係,如果40歲有糖尿病,可能會短壽4.2年!③
分析顯示,6年隨訪期間,與血糖正常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全因風險分別增加61%和8%,心血管死亡風險分別增加59%和10%。與血糖正常人群相比,40歲時糖尿病患者的平均預期壽命分別縮短了4.2年。
研究指出,心血管死亡是導致糖尿病患者壽命縮短的主要原因(約佔40%或更多)。
4. 控制好尿酸
體檢顯示的尿酸水平明顯高於標準值,聽說尿酸高會導致痛風,但自己從來不痛,那是不是就沒事了?錯!研究發現,尿酸過高會顯著降低人的壽命。
2020年《歐洲內科學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男性方面,與血清尿酸水平在357~416微摩爾/升的人相比,血清尿酸水平高於535微摩爾/升的人平均壽命要少11.7年。女性方面,血清尿酸水平高於正常範圍即高於416微摩爾/升,則平均壽命縮短將近6年。④
尿酸正常值男女有別,如果成年男性<420微摩爾/升、女性<360微摩爾/升,那麼更有助於長壽。
5. 保持好心率
2024年,《科學報告》期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靜息心率的增加都與壽命的減少存在明顯關係。其中,5年內靜息心率每增加10次/分鐘,死亡風險增加20%。靜息心率較慢的人,則更為長壽。⑤
研究在統計中發現:靜息心率超過90次/分的參與者,平均壽命為70歲,而靜息心率低於60的參與者,其平均壽命則高達79.3歲。兩者之間相當於9年的平均壽命差異!
健康時報圖
保持好這5個身體特徵
1. 腰——腰細肚子小
俗話說:腰圍越長,壽命越短。2018年北京大學公衛學院呂筠、田園等研究人員發表在《中華流行病學雜誌》上的一項涉41萬人的研究分析發現,腰越粗,發生冠心病、急性冠心病事件和死於冠心病的風險越高。⑥
腰圍標準:男性<85釐米、女性<80釐米。
2. 腳——走路速度快
2022年發表在《通訊生物學》雜誌上的研究發現:走路快、步速快的人不僅可能更長壽,而且在生物年齡上,比走路慢、步速慢的人更年輕!⑦
研究顯示,步行速度與反映身體衰老的指標“白細胞端粒長度”之間存在因果關係。身體年齡越大的人,細胞的端粒長度就會越短。而走路快的人比走路慢的人“白細胞端粒長度”明顯更長,意味著具有更大的長壽可能。
走路慢的人和走路快的人之間的“白細胞端粒長度”差異相當於16歲的年齡。這相當於走路快的人比走路慢的人要年輕16歲!
健康時報圖
3. 腿——大腿腿圍粗
如果腰圍和頸圍較大,這可能預示著多種健康風險。然而,大腿較粗的人可能更健康。
2021年,一項發表在《臨床實踐中的營養》的研究發現,大腿圍最粗的人(腿圍>56.7釐米)相較於大腿圍最細的人(腿圍<48.1釐米)來說,染色體的端粒更長,那麼人就會更長壽。研究還發現,大腿粗的人群,全因死亡率比大腿細的人低了43%。⑧
也就意味著,大腿越粗的人,全因死亡率越低,長壽的可能性就越大。
4. 心——心肺功能好
人們往往忽視心肺功能對健康的重要性。如果心肺功能不佳,身體在運動或日常活動時就會出現供氧不足的情況,常常爬幾層樓梯就氣喘吁吁,稍微快走一會兒就感覺心跳加速、呼吸困難,影響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長期的心肺功能低下還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以及其他慢性疾病的風險,嚴重影響壽命和生活質量。
2022年《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發表了一項對超過75萬人的分析研究發現,心肺功能不佳,比任何傳統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都危險。研究發現,心肺功能最好的男士和女士,比心肺功能最差者分別多活6年和6.7年。⑨
5. 牙——牙齒數量多
壽命長不長,或許牙齒先知道。研究發現,壽命的長短與牙齒健康有直接關係,牙齒脫落過多會導致壽命縮短。
2024年,發表在《柳葉刀-老齡健康》的一項研究發現,在老年人中,牙齒數量越少,死亡風險越高。
資料顯示,與剩餘≥28顆牙的人相比,剩餘20~27顆牙的人死亡風險升高14%;剩餘10~19顆牙的人死亡風險升高36%;剩餘1~9顆牙的人死亡風險升高54%;剩餘0顆牙的人死亡風險升高63%。⑩
精選
文章
本文綜合自:
①Vaduganathan M, Claggett B L, Juraschek S P, et al. Assessment of Long-term Benefit of Intensive Blood Pressure Control on Residual Life Span: Secondary Analysis of 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Intervention Trial (SPRINT)[J]. JAMA cardiology, 2020.
②Domanski M J, Tian X, Wu C O, et al. Time course of LDL cholesterol exposur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event risk[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20, 76(13): 1507-1516.
③Associations of Diabetes and Prediabetes With Mortality and Life Expectancy in China: A National Study. Diabetes Care, SEPTEMBER 10 2024
④Browne, Leonard D , et al. "Serum uric acid and mortality threshold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the Irish health system: A cohort study."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84.18(2020).
⑤Gaye, B., Valentin, E., Xanthakis, V.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change in heart rate over years and life span in the Paris Prospective 1, the Whitehall 1, and Framingham studies. Sci Rep 14, 20052 (2024).
⑥田園.中國成年人中心性肥胖與缺血性心臟病發病風險的前瞻性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雜誌,2018.
⑦Dempsey, P.C., Musicha, C., Rowlands, A.V. et al. Investigation of a UK biobank cohort reveals causal associations of self-reported walking pace with telomere length. Commun Biol 5, 381 (2022).
⑧Fernandes DPS, Juvanhol LL, Lozano M, Ribeiro AQ. Calf circumference i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mortality in older adults: An approach with 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 Nutr Clin Pract. 2022 Oct;37(5):1190-1198.
⑨Peter Kokkinos, Charles Faselis, et al.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and Mortality Risk Across the Spectra of Age, Race, and Sex. J Am Coll Cardiol. 2022. 80(6):598-609.
⑩Abe, Takafumi et al., (2024). Effect of oral health on functional disability and mortality in older adults in Japan: a cohort study. The Lancet Healthy Longevity. DOI: 10.1016/j.lanhl.2024.08.005
編輯: 王楠
審稿:魯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