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茨海默病(AD)是最常見的痴呆症型別之一,至今尚未發現長期有效或可治癒的治療方法。由於早期症狀不典型,容易被患者家屬忽視,從而失去最佳的治療時機。《中國報告2024》顯示,我國現存的阿爾茨海默病(AD)及其他痴呆患病人數為1699萬例,
阿爾茨海默病(AD)是最常見的痴呆症型別之一,至今尚未發現長期有效或可治癒的治療方法。由於早期症狀不典型,容易被患者家屬忽視,從而失去最佳的治療時機。《中國報告2024》顯示,我國現存的阿爾茨海默病(AD)及其他痴呆患病人數為1699萬例,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王艾冰)“落地是決定目錄調整工作成效的“最後一公里”。與往年相比,今年《關於印發的通知》除了部署新版目錄執行外,用較多的篇幅對配備使用、新藥推介、管理監督等提出了要求,以確保目錄真正落地見效,更好滿足患者合理需求。”
近日,首都兒科研究所新生兒外科收治了一名罕見的雙側葉內型隔離肺患兒,透過一次微創手術同時切除了兩側病變,國內外罕有報道。小魚在胎兒期(媽媽孕22周)就被診斷為雙側先天性肺氣道畸形(CPAM),也稱為肺囊腺瘤,是先天性下呼吸道畸形中最常見的型
癌症,一個讓人聞之色變的字眼。傳統治療方式如手術、化療和放療,雖然幫助了許多人戰勝癌症,但它們往往像一場“大轟炸”,治療的同時對健康細胞也會造成傷害。而近年來備受關注的免疫治療,則是利用身體自己的“武器”——免疫系統,精準打擊癌細胞,讓人們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劉玫妍劉詩霞)以前做手術可能要排一個多月,現在一週左右即可辦理,而且從入院到出院全程自助。11月27日,據中日醫院訊息,該院已在北京率先實現出入院全流程自助服務,住院手續線上辦,出院可以“床旁結算”,普通科室手術平均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免費查藥,我們又又又升級啦~小張是一名剛進入臨床的規培醫師,獨立值班時,他總能遇到難題。某天夜裡,他接診到一名老年患者,血壓總是降不下來,經詢問病史和體格檢查,他考慮“難治性”。我們每一個臨床打工人,總是會遇到不按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又一個差點被誤診的病例!撰文|李鴻政夜晚值班,急診科打電話說,有個呼吸困難、大汗淋漓的患者,考慮急性發作,經過初步處理後有所穩定,要收入心內科繼續治療。心電圖情況如何?做了幾次心電圖?心肌酶有異常麼?我問。心衰的患
NSCLC治療手段不斷革新,一文為您解讀!肺癌是全球範圍內最常見的惡性之一,其中非小細胞肺癌(NSCLC)約佔肺癌病例的85%[1]。作為醫學界的重點研究物件之一,NSCLC的治療涉及多種手段,從手術到放射治療,再到化療、免疫治療、靶向治療
近日,北京世紀壇醫院消化內科在主任楊國棟帶領下,成功為一位高齡急性化膿性膽管炎患者實施了ERCP(經內鏡逆行性胰膽管造影術)手術,及時挽救了患者生命,展現了我院消化內科精湛的醫療技術水平和救死扶傷、不懼挑戰的醫者仁心。爭分奪秒搶救生命患者為
撰文|黃思宇10月18日,由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主辦,湖南省人民醫院、百濟神州承辦的湖南省人民醫院2024臨床科研能力提升培訓專案啟動會成功舉辦。近年來,國家對臨床科研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視。2021年9月,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公
撰文|燕小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下簡稱國自然)越來越捲了。“申請數量不斷增加,資助比例顯著下降。”深圳市人民醫院教授、深圳市臨床藥學重點學科助理學科帶頭人王曉表示,國自然整體獲批率已從2014年的25.79%,降至2024年的13%,申請難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董穎鈺)11月27日,河南省兒童醫院口呼吸聯合門診開診,由北京兒童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段清川、河南省兒童醫院口腔科副主任醫師李曉琰共同出診,患者掛一次號即可得到兩個科室專家給出的專業治療方案。北京兒童醫院耳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喬芮石夢竹)11月26日,抗癌新藥安美木單抗研發宣告中止引發業界熱議。根據近期得出的《IIb期臨床研究報告(期中分析)》結論,天士力決定暫停重組全人源抗EGFR單克隆抗體注射液(安美木單抗)的臨床試驗,同時將該專案開
我很焦慮考試成績不理想,好像努力了依舊看不到回報,焦慮像陰雲籠罩心頭,讓我們無法專注。但其實焦慮並不總是那麼可怕的,它也是我們渴望進步的訊號。北京兒童醫院精神科心理治療師陳瑞婕指出,透過科學的心理技巧,我們可以有效緩解焦慮,將其轉化為前進的
前些日子看過一篇報道,說的是一位66歲的患者,2年6次冠脈造影,開“挖”完全堵死、100%狹窄閉塞的右冠狀動脈,終於在第6次“挖”通。用“挖”這個字,還真是介入醫生說的。因為慢性閉塞的血管就像大山裡塌方堵死的隧道洞口,盤根錯節,看不清楚,不
2024年11月28日,國內知名網際網路醫療平臺「好大夫線上」釋出2024全國醫院網際網路口碑排行榜(以下簡稱“排行榜”),這是該排行榜連續第9年釋出,銀川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協會學術委員會為榜單提供學術支援。該排行榜是基於好大夫線上平臺18
布地奈德腸溶膠囊是全球首個獲批的IgA腎病對因治療藥物。它透過特殊的製作工藝,將布地奈德靶向釋放於迴腸末端的Peyers淋巴結,針對病因起效,從源頭減少致病性IgA1(Gd-IgA1)水平,降低66%腎功能下降,預計延緩IgA腎病進展至腎衰
卵巢癌是一個非常隱匿性的疾病,因為深在盆腔內部,在早期往往沒有任何感覺,直到出現轉移,才會出現腹脹、腹痛等症狀,透過超聲檢查才可能會發現問題。這位76歲的老人,絕經已經25年了,一直沒有體檢,因為陰道出血一個月來醫院做檢查,超聲發現肚子裡面
親愛的讀者,您是否曾經歷過腰背部的疼痛,而首先想到的是?但請留步,因為腰痛的原因可能遠比您想象的要複雜。今天,讓我們一起深入瞭解一個常被忽視的腰痛原因——腰方肌損傷。腰方肌:您腰部的隱形守護者想象一下,您的腰背部肌肉在您彎腰、伸展或旋轉時,
一場聚焦新質生產力、助力科技創新發展的盛會——2024年企業科技人才風采展,在風景秀麗的山城重慶成功舉辦。本次展覽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企業創新服務中心精心策劃主辦,與中國創新方法大賽同期舉行,共同見證了我國企業科技人才的輝煌成就與無限潛力。展
對養生知識略有了解的人,應該都聽說過這類保健佳品,在生活中,這一產品也得到了大多數人的關注和青睞,毋庸置疑,平日裡堅持用決明子泡水喝,的確能夠使健康得到相應的保障,讓諸多好處收入囊中,但有些人卻更容易陷入這樣一個誤區,那就是隻要長期堅持用決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發了工資和朋友去心儀的餐廳吃飯,本來吃得很開心,內心卻突然湧出一陣愧疚感:“爸媽還沒來過這麼高檔的餐廳呢,我這樣是不是太奢靡了”;出去旅行,本來覺得風景很美,但轉念一想,覺得這次旅行的花銷太大,不斷心疼錢包,責怪自己太
媽媽可以“討厭”自己的孩子嗎?我是正在坐月子的新手媽媽@詩詩,生完孩子才5天的時候,我就產生了這種可怕的想法。我沒有經歷產後抑鬱,沒有遇到不作為的丈夫、婆婆和媽媽。相反,TA們都很愛我的孩子。可奇怪的是,我卻因此很憤怒,甚至想和孩子爭寵……
——陳晨/文翻山,悅己。這就是野營的快樂。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野營再也不是夏天的專利。出去感受大自然的快樂習慣了,無論春夏秋冬都想去親近大自然,感受一年四季的風景,呼吸山野中的新鮮空氣,心裡就會沒來由地暢快。這天週末,王先生帶著一家三口和
都說“一日之計在於晨”,早上是我們精力最充沛的時刻,也是檢驗身體狀況的絕佳時刻。清晨的狀態不僅關乎睡眠質量,還透露出你整體的健康水平。睡眠是身體重要的加油站,經過一夜的休息,正常的狀態應該是覺得渾身有勁、頭腦清醒、活力滿滿。反之,如果你早上
前些日子看過一篇報道,說的是一位66歲的患者,2年6次冠脈造影,開“挖”完全堵死、100%狹窄閉塞的右冠狀動脈,終於在第6次“挖”通。用“挖”這個字,還真是介入醫生說的。因為慢性閉塞的血管就像大山裡塌方堵死的隧道洞口,盤根錯節,看不清楚,不
醬油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作為常見的烹飪調味料,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而且根據不同菜式,還有不同種類的醬油選擇。雖然醬油在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但關於醬油的負面說法也不少,其中就有人說醬油吃多了會致癌,這是怎麼回事?醬油,還能不能吃了?一、別再吃醬油
為進一步加強基層醫療機構建設,切實做好基層衛生人員眼科疾病診療技術培訓,拓展更新眼科知識,促進眼科學術交流,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眼科疾病診療服務能力。11月22日,由桂陽縣衛生健康局主辦、湖南省湘江公益基金會支援,桂陽愛爾眼科醫院承辦的桂陽
性健康以及性安全是每個人在夫妻生活過程中都必須重點關注的問題,而避孕套作為目前非常常見的一種避孕以及預防性病的方式,合理使用能夠很好地對雙方產生保護,但在夫妻生活的過程中,有一部分男性卻非常抗拒使用避孕套,這就會導致女性的身體健康以及安全受
人們常說:“愛美是女人的天性”,每個女性在生活中都想讓自己處於各方面完美的狀態,但伴隨著年齡的增加,皮膚不可避免的會留下歲月痕跡,皮膚狀態會肉眼可見的變差,從一開始的皮膚緊緻,慢慢變得越發鬆弛,而且肌膚中的蛋白質流失速度也會越來越快,以至於
在臨床上,腦梗和心梗算得上是最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了,而對於這些心腦血管疾病來說,最重要的或許並不是治療,而是預防,因為心腦血管疾病一旦發作,就很容易威脅人們的生命。這類疾病的發病,多與血栓息息相關。所謂的,就是在人體的心臟和血管內,血液發生
生活中有些人吃飯總是“慢悠悠”,別人都吃完了,他還沒吃多少;有些人吃飯速度很快,三口兩口就吃完了,一頓飯都不超過5分鐘。你吃飯的速度快嗎?隨著工作生活節奏加快,不少人吃飯的速度越來越快,匆匆幾口就吃完了一餐。殊不知,日前有研究發現,這樣吃飯
作者:徐莉浙大邵逸夫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師審稿:馮麗君浙大邵逸夫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文章來源:邵逸營養食之有理已授權《中國臨床營養網》轉載請查收碼住了營養處方,也不能忘了已經有、、也不要著急,現在開始行動起來!需要注意的是已經存在相關疾病,合
作者:羅曉(初夏之菡)中國註冊營養師RD/澳大利亞註冊營養師RN/《臨床營養網》簽約營養師新南威爾士大學食品科學碩士,悉尼大學營養學研究型碩士。現任上市公司營養專家。出版有營養科普書《戒糖》和《技術流辣媽》。文章來源:初夏飲食觀已授權《中國
素材提供人:胡雯四川省臨床營養質量控制中心主任,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四川省衛生科學技術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中國老年醫學學會副會長/中國老年醫學學會營養與食品安全分會會長/中國醫師協會營養醫師專業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研
瑜伽輔具很好可以加深練習和對體式的理解同時彌補力量和柔韌性的不足比如瑜伽磚①四柱支撐的精進四柱支撐做好需要全身力量的協調,如果一味地去彎曲手肘降低肩膀,長此以往會讓肩膀受傷,放磚塊在肩膀下方,保護肩膀的同時建立穩定的力量。②支撐下犬式下犬式
最近改版,容易找不到尹哥的文章,大家記得把尹哥設為星標⭐️哦~11月26日,北京猝不及防地迎來了2024年的初雪。時隔近半年,華大集團執行長尹燁再度與漸凍症抗爭者蔡磊會面。上一次相聚,正值蔡磊住院期間,雙方共同見證了蔡磊-華大漸凍症多組學研
今日練習李某,女,45歲。懊憹半年餘,病發時心煩意亂,胸憋心悸,如坐針氈,欲臥不臥,欲便不便,顛倒不安,不能自主,約一二時,症狀緩解。初,每隔五至七日發病一次。近,日日皆發,多發於中午。某醫院診斷為隱性,住院後又診斷為神經官能症,經治不效,
最近微信改版,容易找不到尹哥的文章,大家記得把尹哥設為星標⭐️哦~闢謠公告最近,我們注意到一些不法之徒冒充華大的員工,透過微信新增ALS病友、混入ALS病友群,企圖進行欺詐活動。這種行為不僅令人憤慨,更是對患者及其家庭的極大傷害。在這裡,尹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女子聲音嘶啞、吞嚥困難,是重症肌無力、吉蘭-巴雷綜合徵?還是另有原因?撰文:松柏近期,一篇發表在Neurology上的病例[1]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患者是一名64歲的女性,3周前突然出現聲音嘶啞和吞嚥困難,呈進行
很多人都聽過一句話“身體有癌手先知”,有些時候手上出現一些變化,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訊號。近日,就有一位女生因為經常美甲,手指上長出一個類似於“三叉戟”形狀的肉瘤,醫生診斷後建議抓緊時間切除。因此,也特別提醒大家,手指出現這4個變化當心是癌症
-補鐵有講究,補錯有風險-保健品界有這樣的傳言:兒童發育遲緩,口腔潰瘍,常疲勞,體力不足,或者女性不孕,經期出血量大,這是缺鐵的表現,需要補鐵!實際上,對於預防和治療貧血,補鐵確實有效,但其他情況些的補鐵,仍然缺乏有力的證據。除了一些嚴重貧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心理治療與藥物治療要結合撰文:劉熙瑞、李惠雙相情感障礙又稱雙相障礙或躁鬱症,是一種複雜的精神疾病,表現為情緒高漲(躁狂期)和抑鬱期的交替出現。研究顯示,約30%的成年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在13歲之前就有症狀出現,而大約
來源於第一財經繼CT和磁共振影像檢查價格立項指南公佈後,國家醫保局再對超聲檢查進行價格立項,價格政策定位也有新變化。11月26日,國家醫保局網站釋出《超聲檢查類醫療服務價格專案立項指南(試行)》,參考2023年版醫療服務專案技術規範,將現行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每天學個熱搜藥屈他維林是一種特異性平滑肌解痙藥,它能夠對血管、支氣管、胃腸道及膽道等平滑肌產生鬆弛作用,主要用於解除或預防功能性或神經性的平滑肌痙攣。內臟絞痛▍適應證膽道疾病(膽囊/膽管結石、膽囊/膽管炎等炎症)相關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早產是常見的妊娠併發症,是圍產兒及5歲以下嬰幼兒死亡和殘疾的重要原因。隨著我國傳統生活方式的改變,生育政策調整後高齡孕婦增加,兩次妊娠間隔時間改變,妊娠合併內外科疾病發生率增高等因素的影響,我國早產率呈上升趨勢。而
還只是用微波爐來熱剩飯?那你可大大低估微波爐的實力了,微波爐的超級實力是做飯。營養師操刀的話,自然是做營養又減脂的美食,這篇文章谷老師就從食材選擇,到調味,再到微波火力和時間,手把手帶大家做一天營養的減脂餐,每一餐微波加熱都只需要四五分鐘。
人工智慧中的仿生學被越來越廣泛地運用到各個科學領域。透過模仿自然界生物的結構、功能和行為,在機器人技術、醫學、能源、建築、資訊、航天等領域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科學研究課題和技術創新都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現在,我們誠摯地邀請你——未來的人
我們對“計算機視覺”一詞並不陌生,它指的是讓計算機透過相關裝置模擬生物視覺來處理採集到的圖片或影片,以實現對相應場景的多維理解。那麼,我們是否能夠更進一步?本期TED大會邀請人工智慧領域先鋒李飛飛,分享她的科研成果。李飛飛(圖源:《知識就是
基於個體神經認知而非傳統症狀而發現的雙相情感障礙的獨特亞型,為最佳化治療帶來了希望。儘管雙相情感障礙會造成嚴重的殘疾和巨大的社會成本,但我們對這種疾病仍然知之甚少,新的治療方法很少。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在出現症狀後需要七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得到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