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孔天驕)2月6日,“男子高鐵站突發暈倒,幸好遇到候車醫生”影片引起網友討論並點贊。“當時情況危急,聽到有工作人員呼叫後,就立即前往並對暈倒男子進行施救,當時也有高鐵站工作人員、民警及乘客的共同協助,才讓這位暈厥男子轉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孔天驕)2月6日,“男子高鐵站突發暈倒,幸好遇到候車醫生”影片引起網友討論並點贊。“當時情況危急,聽到有工作人員呼叫後,就立即前往並對暈倒男子進行施救,當時也有高鐵站工作人員、民警及乘客的共同協助,才讓這位暈厥男子轉
甲狀腺手術後,晨起空腹服用左甲狀腺素鈉,與早餐間隔至少1小時;注意避開纖維新增劑、大豆蛋白、柚子汁、咖啡等,其科學性沒有問題。文獻報道:優甲樂吸收效率由高到低依次為:早餐間隔1h>睡前服用(與晚餐間隔至少3h)>早餐間隔0.5h>早餐間隔0
腹水,一發不可收拾肝癌是死亡率僅次於、食管癌的第三大常見惡性腫瘤。隨著病情進展惡化,肝癌患者到了中晚期會出現腹脹、雙下肢腫脹、尿少等臨床表現,外觀出現、腹部膨隆樣及腹壁靜脈曲張等,說明可能產生了腹水。這種癌性腹水特點就是頑固、量大、反覆出現
2月4日,由我國著名骨關節病專家、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副院長、骨科主任關振鵬教授牽頭承擔的老年膝骨性關節炎穿戴式加速康復機器人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專案啟動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北京大學首鋼醫院舉辦。該專案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旨在深入研究老年膝骨性關節
“感謝團委的新年禮物,希望2024年可以參與到團委組織的更多活動中。”在新春佳節即將到來之際,醫院團委邀請醫院領導走進榮獲2022-2023年度“北京市青年文明號”榮譽的安寧療護中心,對工作在臨床一線的青年代表進行了慰問。顧晉院長肯定了醫院
中醫藥治療作為一種古老而深邃的醫學體系,在現代社會依然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中藥以其獨特的治療效果和較小的副作用被廣泛應用於各種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中。然而,不少人在服用中藥時往往忽視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服藥時間。服用中藥的時間直接影響藥效
參考資料:[1]李旻,徐陸周,李雅芹等.自適應性生物反饋訓練對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肛腸動力學、胃腸激素水平及負性情緒的影響[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23,23(20):3964-3968+3984.DOI:10.13241/j.cnki.
李先生從事長途煤炭貨運工作,幾乎一年到頭都在外面跑車,堵車或忙起來的時候吃飯、睡覺都不規律,好在收入還算不錯。不過,李先生一直胃都不太好,最近更是發現胃痛症狀越來越頻繁,人也變得消瘦了不少。趁著不跑車的時候,就趕緊到了醫院檢查,結果確診了。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孔天驕)“‘一站式床旁結算’將之前近1.5-2小時的出院辦理、醫保結算環節縮短到20分鐘。”2月6日,烏魯木齊市友誼醫院護理部主任李霞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當提到這些進步,她笑得合不攏嘴,“這些措施真正方便了患
春節越來越近,年味越來越濃,各地都洋溢著過年的氣氛。民諺有云,“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關於這一點,民間的說法是,“蒸”與“爭”同音,春節動火容易招來爭吵與是非,所以要在年前把乾糧蒸好,初一到初五不再動火蒸饅頭了。當然,就算不想提
新春將至,很多人已經踏上了回家的路途。醫生提醒:長途跋涉、舟車勞頓時,一定要注意預防的形成。在狹小空間中久坐久站不動,不能幫助擠壓淋巴和血液迴流,血液在血管中的流速變慢就容易凝結形成血栓。每久坐一個小時,深靜脈血栓的形成風險增加10%;久坐
春節將至,闔家歡聚,美食琳琅滿目,讓血透腎友既期待又猶豫。期待的是團圓的氛圍和美味佳餚,猶豫的是擔心飲食不當影響身體健康。那麼,如何讓大家在享受節日氣氛及美味盛宴的同時,還能守護好自己的健康呢?湖南省第三人醫院血透中心主任蒯迪花為大家獻上這
日前,經婁底市委批准,婁底市監委對婁底市中心醫院原院長李紅輝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調查。經查,李紅輝身為公立醫院院長,背棄初心使命,喪失理想信念,甘於被圍獵,將公權力異化為謀取個人私利的工具。執行國家醫改決策部署不堅決、搞變通,導致醫院
“···24、25、26··30”老李每天都會來公園晨練,俯臥撐是必備專案,每次做完都會在朋友圈打卡,並配文“俯臥撐一口氣能做的越多說明身體越健康,推薦大家也做做看。”每次一發出去大多都是點贊讚揚的評論,但也偶有一些“異樣”的聲音,“本人剛
在做心理諮詢之前,我但凡有心事,也不會找別人訴說。因為我覺得,不會有人能與我感同身受,即使是最親的家人和朋友。他們眼中的我,懂事、聽話、體貼、一直樂觀開朗。直到人生被種種問題糾纏,情緒陷入崩潰,我才發現,自己希望的,是另一個人確認我的真正感
每一面錦旗、感謝信的背後都上演著一個故事、見證著醫患之間濃濃的情誼。2022年12月,家住淥口區的王先生因反覆2年多,突發加重,面色蒼白,胸痛難忍,被緊急送往當地醫院就診。就診過程中患者突發意識喪失,心跳驟停,在緊急救治下轉診至湖南省直中醫
龍年將近,親友歡聚,佳餚相伴,到處其樂融融。過年嘛,少不了吃幾頓好的,每日當這個時候,糖友開始犯愁了。吃吧,怕血糖飆升,不吃吧,心裡直癢癢。那糾結的勁呀,讓人著急。那麼,糖友們在春節應該怎麼吃呢?就讓湖南省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來為各位糖友們指
您是否經常長時間使用滑鼠,感到手部疲勞和不適?如果是的話,您可能患上了滑鼠手,它是一種常見的辦公室職業病。隨著電子裝置的普及和人們長時間使用滑鼠操作電腦的習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出現手腕疼痛、麻木等症狀,這就是常見的“滑鼠手”(CarpalT
胃部屬於人體當中一個特別重要的消化器官,既可以儲存、消化食物,還能夠吸收食物中的營養元素,並且可以將這些元素提供給各個器官,維持各個器官的正常功能。 但對於大多數現代人群來說,都會出現程度不同的胃部功能下降現象,對健康影響非常大。所以
(圖片來源於網路)李女士患有膽囊結石、膽囊炎,可最近一次膽絞痛發作時,除右上腹痛外,還伴有胸悶、憋氣、心前區疼痛。她很擔心自己是不是患了。前往醫院檢查發現血脂高、膽囊結石,心電圖檢查並沒發現明顯問題。李女士在就診於心內科和普外科之後,醫生認
隨著天氣逐漸回暖,雨水也明顯增多了起來,而春季的到來也讓很多養生人士拉開了新一年的“養生序幕”。對中醫有所瞭解的人應該都知道,春季是養護肝臟的好時期,在這一時期,不僅需要調整自己的起居作息,以更好去順應季節的陰陽變化,同時,在飲食上也需要格
在不少專業醫生看來,“”是十分難處理的病況型別。這是因為很多患者對自身臟器位置、體質狀況都缺乏基礎認知,會將整個肚子發生的不適情況都描述為“胃疼”,繼而加大確診與醫療難度。而且,在所謂的“胃病”中,有些病症對身體的威脅要遠超其它型別,就是其
枸杞作為一類常見的養生藥材,它所含有的營養成分是比較豐富的,能夠為人體提供多種營養物質,具有一定的養生保健以及藥用價值。因此,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人經常食用枸杞,以達到保健的效果。那麼,長期食用枸杞,真的能養生嗎?常吃枸杞的人,身體或會收穫這4
作者:鄭西希北京協和醫院臨床醫師,畢業於協和醫學院公眾號“西希營養學”創造者。是一個有著一枚吃貨的心和一個醫生的學術控的醫學女博士。在臨床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很多關於健身、減肥、營養的問題,答案真真假假難以分辨,所以致力於透過微信的平臺,用原創
第621期會議時間為2024年2月7日15:00—17:00。以下為騰訊會議聽課方式:1.手機或電腦端下載“騰訊會議”APP;2.註冊並登入,點選”加入會議“,輸入會議號:749230951即可加入(每次會議號會有變動,具體見每週通知)。注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現實究竟是“豐滿”還是“骨感”?在傳統觀念中,2型糖尿病被視為是一種不可逆的慢性疾病,需要終身服用藥物來控制血糖水平。然而,近年來的一些臨床研究指出,在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透過減肥手術或改變生活方式,實現
忙碌了一年,不少人感覺身體乏力、精神倦怠,可能是身體在提醒自己臟腑功能不夠強了,或是勞累、生病之後還沒恢復狀態,不妨透過中醫藥膳、、推拿、足浴等多種方法,讓身體恢復活力,準備迎接新春。身體虛弱:中藥粳米搭配煮粥廣東省佛山市中醫院主任中藥師曾
最近微信改版,容易找不到尹哥的文章,大家記得把尹哥設為星標⭐️哦~很多人認為,是一種“長壽病”,隨著人類壽命越來越長,基因層面積累的一些有害突變從量變逐漸發展為質變,導致一些細胞生長失控,欺騙人體免疫系統,瘋狂搶佔資源,直到整個機體徹底崩潰
春節臨近,不少人選擇在年前燙個頭、染個發,寓意著,從“頭”開始,美美地迎來嶄新的一年。雖然這個寓意很不錯,但也要注意,燙染髮不可隨意做。圖自站酷海洛,已獲授權頻繁染髮燙髮對健康不利一、頻繁染髮:增加癌症等疾病風險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皮膚
60歲,是人生壽命的決定期。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主任醫師苗陽曾說過,人體一直在磨損,在60歲上下這個階段,是身體機能變化比較厲害的時期。人生下半場的壽命,需要從現在開始把握。有很多人踏入60歲關口,就開始修身養性,但卻不得其道,紛紛陷入養
浙江商人易先生,今年44歲,跟老婆一起在義烏辦廠,多年來辛苦打拼,把工廠辦得有聲有色。但身體卻是每況愈下,長年的加班熬夜、抽菸喝酒、不規律作息,讓易先生在短短六年間,經歷了3次腦出血、2次腦梗死、2次心肌梗死。他現在的血管,就跟破抹布一樣。
今日練習病婦面色㿠白,唇舌淡白,汗出如洗,頭髮盡溼。頭暈目黑,語聲低微,四肢逆冷,脈沉微細數,一派亡陽之象顯露無遺。懷孕三月,因不欲人流,而自行擠壓。今早見紅,血大下,餘已明瞭,此不全流產也。然胚胎不下,血永無寧時。用中藥清宮,已非最佳。遂
-模擬禁食飲食(FMD)-節食是限制卡路里,就是少吃,是最簡單粗暴的減肥方法,但有很多研究顯示,為了達到快速減肥的效果,除了喝水沒有攝入其他能量,往往導致報復性飲食,在節食→暴食→節食的怪圈中始終走不出來。其實與其他飲食方案相比,節食的方式
本文作者:薛慶鑫,註冊營養師稽核專家:谷傳玲,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副秘書長、註冊營養師米飯是餐桌上的重要主食,在每天的飲食中佔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可是,有一部分人卻不敢吃米飯,畢竟米飯是生成指數(GI)的食物,容易升血糖。控糖大米有必要買嗎
很多職場人早上一上班,就習慣衝上一杯咖啡,或者泡上一杯茶,自嘲“靠咖啡和茶續命”。最新研究顯示:每天喝茶或者咖啡,可能真的能“續命”!每天喝2-3杯茶衰老更慢2024年1月,來自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適度飲茶能夠延緩人類生
資訊來源:民營院長俱樂部、中國新聞週刊承包8家社群醫院騙保男子一審被判無期中國新聞週刊訊息,近日,有市民來北京市豐臺區西四環南路附近的某社群衛生服務站拿藥,卻發現這家社群衛生服務站已處於“暫停門診”狀態。經問詢及調查發現,該服務站已關門幾年
這是“醫學界”推出的關注醫學前沿的文章,本文講述了在四川省進行的一場創紀錄的豬心臟移植術,背後是幾十年來在異種器官移植領域默默奮鬥的一批批中國科學家。點選文末“醫學前沿”專欄合集,瞭解更多往期內容。撰文丨凌駿2023年12月15日下午5點,
什麼是“價值醫療”?這一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學MichaelPorter教授於2006年提出,基本理念是追求價效比最高的醫療,也就是用相對較小的成本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價值醫療”有三個最基本的要素:醫療質量高、醫療費用低、患者體驗好。然而,在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仍居榜首!撰文張榕莘1月24日,JournaloftheNationalCancerCenter釋出了2022年中國疾病負擔情況,該結果由國家癌症中心(NCC)和國際腫瘤研究機構(IARC)聯合測算,與IARC釋出
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門釋出《關於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意見指出,透過3至5年努力,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的各項措施全面落地,中小學科學教育體系更加完善,社會各方資源有機整合,實踐活動豐富多彩,科學教育教師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還有這麼多人用錯抗菌藥……撰文|師春煥前段時間,“阿莫西林不是消炎藥”“阿莫西林濫用現象嚴重”衝上微博熱搜。幾乎每家庭藥箱裡都有幾盒阿莫西林,只要是發燒或者發炎了,第一反應就是吃點“消炎藥”。不僅阿莫西林,許多人還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南方小土豆,究竟指的是啥?最近爭議比較大的“南方小土豆”,我看大家都挺能聊的,從(是不是)地域歧視,到(算不算)自我矮化,再到(要不要接受)新聞語言的低幼化娛樂化,評論角度有很多,到今天已經發散成開年最爆款的社會話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名醫全國巡講,傳遞遲發性運動障礙(TD)規範化診療之聲,賦能精神健康學科發展。精神健康是關係到個人、社會和國家發展的重要因素,藥物治療是精神疾病的主要治療手段。然而長期接受抗精神病藥物的治療,可能會導致錐體外系反應
離春節沒有幾天了,我們馬上就要迎來龍年了。身為中國人,到了年底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那就是——回家過年。還記得人民日報那句“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回家過年,是刻在中國人基因裡的鄉情,獨屬於中國人的春節浪漫。可是,回到家中少不了要面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高PRL患者垂體MRI正常該怎麼辦?撰文|徐乃佳各種原因引起的外周血泌乳素(prolactin,PRL)水平持續增高的狀態稱為高PRL血癥。臨床上,對於確診為病理性的高PRL血癥患者,都會想到去做垂體MRI。但是,
近年來,我們都在追求以瘦為美,但其實太瘦並不見得是件好事。壽命的背後,其實與體重是有一定的關係的,太胖或太瘦都會影響到人的壽命,尤其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可不要一味追求瘦了。那到底多重才是好呢?一、胖點和瘦點的老人,誰更容易長壽?我們老話說:“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聯合制劑降糖機制協同,簡單方案解決複雜問題,實現血糖的長期控制。中國糖尿病患病人數居全球首位,且發病不斷呈年輕化趨勢。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更多的糖尿病治療藥物湧現,但因糖尿病發病機制複雜、患者依從性差等原因,目前接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病例分享丨達拉非尼+曲美替尼是治療BRAFV600E突變晚期轉移性肺腺癌的不二選擇根據2020年全球統計資料顯示,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全球首位[1],肺癌也是我國30年來發生率增長最快的惡性腫瘤之一,可大致分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兩者區別在哪兒?撰文|柚子2020年,美國兒科學會(AAP)聯合美國心臟協會(AHA)釋出《心肺復甦和心血管急診護理指南》,涵蓋了從新生兒、兒童和成人的復甦建議。目前,復甦方案主要因患兒的年齡、停搏的生理機能和護理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這題你會嗎?乳腺癌的輔助化療通常用於早期或區域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目的是殺滅看不見的微轉移病灶,減少復發或轉移,延長生存期。在決定是否進行輔助治療之前,需要仔細權衡潛在的益處和風險。美國臨床學會(ASCO)指南建議,